剪纸喜花2课时、反思

剪纸喜花2课时、反思

ID:36085707

大小:17.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剪纸喜花2课时、反思_第1页
剪纸喜花2课时、反思_第2页
剪纸喜花2课时、反思_第3页
剪纸喜花2课时、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剪纸喜花2课时、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外实小?少艺校电子备课本2014学年第2学期教师刘晓艳学科美术执教班级四年级教学内容剪纸喜花教学时间9月30-10月11号教学目标1、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2、了解双喜的含义,用图及造型色彩的特点  3、掌握剪双喜字,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剪简单的双喜字。  难点:拓展简单的双喜,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教学准备剪刀、彩纸、胶水教学过程:(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A、导入  (1)感受喜庆的氛围,及喜庆的日子里色彩的特点  播放录像(宴会场的布置—

2、—舞狮——抛绣球——新人入场)1分钟  “看了刚才的婚礼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  种类(舞狮、抛绣球、新人的着装)  色彩(在中国红色是吉祥吉利的象征、给人以很热闹的感觉)、  布置(红双喜、红稠布置的宴会场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揭题:喜气洋洋  (2)喜的含义及造型特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剪两个喜字并在一起形成双喜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成双成对、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介绍双喜的演变及造型特点。  (3)双喜的用途  双喜在婚礼上的用处可多了,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结婚时用的很多东西上都带有“双喜”。(展示几个实物盘子,枕套

3、,卡片,包装袋)  你还看过双喜出现在哪呢?(汽车、家电、过年,红包上,开业大吉,祝寿……)是啊因为在我们的国家双喜字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吉祥符,所以在喜庆的日子就一定能看到它。  B、学习剪一个简单的双喜  刚刚老师说过我剪双喜可是很拿手哦我剪三片就能变出一个喜字。现在老师就来露一手!(老师示范一边讲解一边快速的剪个双喜)4开大  同学们你们想学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剪双喜。  (1)出示剪双喜的步骤图。  有没有同学能看懂它并学会它呢?,教师从旁讲解虚线,箭头,以及影阴部分表示的意思,  强调最后剪的部分。               

4、                     (2)学生自己学(初步尝试)限时  1、发现问题。时间到,将学生剪好的双喜贴到白板上,从中发现出现有问题的作品,(如出现剪反的现象,笔画粗细不均匀等)  2、小组讨论:  1)开口的朝向与成败有什么关系?(必须找对开口边,开口边剪2片,封口边剪1片,方向不能搞错)  2)评评哪个更美观?为什么?(笔画粗细不均匀)强调折过的部分不能留的太粗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折过的部分翻开就变成了两倍的大小。找一找图上折过的部分。  3、启发要领解决问题,(同学们在有问题的作品上找一找原因,教师在有问题的作品上讲解)  4

5、、二次尝试    C、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现在同学们都会剪喜了,但老师觉得每个喜字都一样缺少了个性,我们能不能让它变一变,把它变的更有趣更漂亮。  (1)老师在原来的双喜口上快速变一个造型(贴上)  “老师在哪个位置进行变化的?变的是什么图形?”(半个心,半张嘴)   “老师刚在双喜口的位置剪了半个心和半张嘴,那在口的位置还能变什么图形?”五角星、菱形、三角形……还可以给个赋予点内容:心心相应,笑口常开、张灯节彩、年年有鱼(课件演示)  (2)刚刚老师在双口的内部进行了变化,我们还可以在什么部位变呢?(笔画……)。学生说上来画画那些地方变。 

6、     同学们看这两张图就是在笔画上进行了变化,看看它是怎么变。强调连接点的部分可以变但不能断(演示如果断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3)、欣赏学生的作品(强调笔画内也能变但不能剪的太大会宣兵夺主)学生创作,作业要求:剪一个美观并与众不同的双喜。    D、展示评价  将作品贴在灯笼上,亮灯升起灯笼,欣赏小组评选出好的作品,,请3位小朋友评评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进行了变化,好在哪里?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它好在哪里?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陈老师希望今后大家碰到喜庆的日子也能用今天学会的手艺

7、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E、课后延伸  剪双喜在我们国家已有了上千年的传统,在民间就有很多创造性的剪法,老师就收集了一些你看(欣赏),这是老师剪的四喜同心(展示老师的作品),  今天老师把这个同心喜送给我们班希望大家团结同心节节报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红纸、剪刀。   (教师)音乐、双喜字范作若干,红纸、剪刀。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音乐导入。   听赏《婚礼进行曲》,引出结婚喜事。   3.欣赏评价。   (1)欣赏图片,讨论结婚“喜”的特点。(双喜临门,通常贴“双喜”)   (2)揭示课题《双喜》

8、   (3)提问:为什么这些“喜”都是“双喜”?(成双成对)   (4)教师出示“双喜”范作,学生交流评价。   (5)教师正折,反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