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69184
大小:81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4
《17课记承天寺夜游(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预习检查:1、作者介绍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黄州,寄居于承天寺。2、背景介绍:3、给画横线的字注音:欣然遂寝藻荇竹柏zǎobǎiqǐnsuìxīnxìng4、阅读课文要求:(1)读得准确通畅;(2)读出句中停顿、语调、语气;(3)读出短文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节奏梳理1.念/无
2、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疏通文意(1)自己对照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2)营内讨论,释疑;(3)全班交流文意。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精读品析(营地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
3、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笔下的月色图:绘景修辞作用特点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皎洁、清澈透明、优美作者的感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达观。“闲”人的言外之意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课堂检测:1、本文的作者是北宋(朝代)的文学家。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本文描写月色的名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他与、并称“三苏”,同属“”。本文描写月色的名句是“”。qǐnsuìxīnbǎixìngzǎo2、给画线字注音。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怀民亦未寝()盖竹柏影也()水中藻荇交横()3、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1)欣然起行()(2)水中藻荇交横()(3)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翻译下列句子。(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相与步于中庭。(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是原来是高兴交叉苏轼一
5、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课堂小结: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愿我们也能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能够更加豁达从容。谢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