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33118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案例设计罗田县白庙河中学叶全会二○○五年五月多边形的内角和1、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第2课时。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通过类比推理等数学活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2)解释并验证四边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会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能力目标:(1)通过多边形内角和的学习,增强类比推理和发散思维能力;(2)通过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解决,使学生体会化归思想的应用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
2、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教学重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4、教学难点: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5、教学准备:(师)画有各种多边形的学习卡片,每生一张。6、教学过程: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6.1创设情境导语:前面我们学习了正多边形,同学们会不会画正多边形呢?比如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学生交流后,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1、尝试画图;2、交流画图时遇到的困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6.2自主探究6.2.1合作释疑学生猜想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师
3、质疑: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出示教具——三角板),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提示:长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多少度?正方形呢?看看我们的书、本、桌面呢?师预以肯定并板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1、生思考并相互交流看法。2、猜想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并发表看法向学生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6.2.2探索研究解释的方法,并交流不同方法同学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怎样加以验证呢?1、提示:如何将研究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已学知识?2、深入小组参与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3、总结学生不同作辅助线的方法;1、独立探究——生生交流
4、——独立思考(借助学习卡片);2、小组派代表说思路,到黑板上画图;3、比较不同的方法:哪种方法最简单?向学生渗透“化归”的数学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数学成为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4、小结:作辅助线是几何中常用的方法,几何问题中通常有多种方法,我们要选择最简单的方法。6.2.3归纳概括所得结论1、归纳;2、熟记;3、体会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的方法。从已有知识结构中讨论分析归纳获得新的创见,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研究状态。6.2.4巩固性应用解答下面的判断题:1、四边形的各内角可以都是锐角。( )变式(1):将“锐角”
5、改为“直角”;变式(2):将“锐角”改为“钝角”。2、在一个四边形中如果有两个角都是直角,那么,其余的两个角一定互为补角。( )3、如图:四边形ABCD中∠D的大小不能确定。()BCAD独立思考判断,口答时说明理由。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边形的内角和的内涵和外延,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以便调整和改进教学。6.3变式训练已知:如左图直线OB⊥AB,垂足为B,直线OC⊥AC,垂足为C,问∠A与∠BOC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变式:四边形ABOC中(如右图),∠B=∠C=90°,AE平分∠A,OF平分∠O,请问AE与OF平行吗?为什么?适当加以
6、点评。思考问题并对你的结论予以说明。思考→交流→说明问题的答案→互评迫使学生用“动”的观点去分析已知条件和面临结论之间的关系,在矛盾冲突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思维又上一个新层次。6.4引申思考在得到四边形内角和是360°的基础上,你能探求五边形、六边形和一般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师:看谁回答的最快:(1)六边形的内角和是;12边形的内角和是;(2)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利用学习卡片探索交流并完成表格多边形的边数多边形的内角和3
7、180°4360°567……n归纳总结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n-2)·180°通过增加图形的复杂性,再一次经历转化的过程,加深对转化思想方法的理解。(3)正六边形的一个内角是。学生利用计算器快速计算并抢答,说出思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抢答来激发学生的热情。6.5归纳小结这一节课我学到了……(1)几何知识方面;(2)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方面;(3)感悟数学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再次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6.6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
8、式解决课前问题学习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同学们想一想该如何画出各种正多边形?师提示学生作图的规范性并巡视1、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意见,达成共识。2、学生画图(边长都为5厘米)。用已学知识解决原来不会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首尾呼应,也为后面的“镶嵌”准备了学习用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