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

ID:36020300

大小:4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9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_第1页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_第2页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_第3页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_第4页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_第5页
资源描述:

《《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荡寇志》和《水浒传》殊途同归刘胜岭(铜川市印台区城关小学陕西铜川707007)[内容提要]《荡寇志》和《水浒全传》的立意相反而结局却大同小异。两书中的主人公均有不同程度的奴性,但宋江在两部书中均被塑造为自私自利的奸滑小人的典型;《荡寇志》中的陈希真却是为国为民,不图名利的大英雄形像。两部书都成功地刻画了英雄群像,又都以荡平梁山作结,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关键词]殊途同归、黑白两道、言行不一、不伦不类、锦衣还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功成身退。引言近来,刘心武教授因评红楼创“秦学”,被一些红学专家群起而攻之。一部《红楼梦》,它的博大精

2、深创中国古代文学之巅是大家公认的。那么,读者评论者中,有谁是作者的同龄、同窗或同宗呢?又有谁能够充分肯定自己所读是曹雪芹的原作呢?又有谁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参悟透彻而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吻合了呢?作为一部名著的研究评论,见仁见智是正常现象,若只能发出一两种声音,才实属不正常。我们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人说话。不应该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就断言为“魔教”,而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真就成了不刊之论、千古绝唱而不是胡说八道或“独说霸道”吗?像刘心武先生如此著名的作家、教授,方不能涉足红学研究,真有点不准阿Q姓赵的味道,无名小辈

3、还有谁敢妄谈名著呢?[作者简介]刘胜岭(1977~),山东菏泽人,男,教师。1995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至今。第9页尽管国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习惯把历代的书中人物与所发表评论的作者,均先据自己的好恶进行对照,结论是非友即敌。一旦发现这个“敌”,便不遗余力的将其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刘心武先生也没有幸免。不过,我在读《水浒全传》与《荡寇志》的比较中就有点浅见,也可能被某些人视为胡说八道或异端邪说,甚至惹来不大不小的麻烦。但本人自以为初读有感,所发不成熟的一家之言,完全依据两部大书的客观描写,由此不吐不快:《荡寇志》是多年的禁书,谁敢

4、把它与《水浒传》相提并论,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荡寇志》是公然以梁山英雄为敌的书,《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国人误敬多年的“及时雨”,况且,两部书早有名家定论而泾渭分明。若肯定《荡寇志》中的主人公陈希真,不评《水浒》也得批宋江。你刘胜岭系一介平民,怎敢如此胆大妄为?其实,两部小说均写梁山泊好汉在错误领导下的悲剧,都以扫平梁山作结,只是笔法,立意不同罢了。又何必大惊小怪呢?下文把《荡寇志》简称为《志》,把一百二十回《水浒全传》简称为《传》。《志》是俞万春的一部力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精华之一。这部长篇小说被长期打入“冷宫”,处于被“爱情”遗忘的

5、角落,因为施耐庵在《传》中似乎是歌颂梁山泊英雄的写法先入为主,“《荡寇志》则立意正相反,使山泊首领,非死即诛,专明‘当年宋江并没有受招安平方腊的话,只有被张叔夜擒拿一句话’……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既然鲁迅先生对《志》书有过充分肯定,为什么至今评书艺人不敢说,影视剧界不敢改编上演,《中国文学史》几乎没有《志》的一席之地,即使有也仅仅是否定性论断了了数语,高校文科教材也不敢纳入呢?我认为《传》作笔法很巧妙,他名写宋江的忠义而深入人

6、心,其实质是写宋江的大奸大恶,人们却喜欢。《志》书因直言消灭这一大奸大恶,就为人们所不容。其实,《传》书笔法婉转,《志》书直言不讳,均以梁山将灭亡而告终。所以,谈《志》、《传》的殊途同归就必须将两书中主要的人物作粗浅的分析和比较。第9页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宋江曾经是起义军的领袖,至于他受招安以后是否平辽及其灭王庆、田虎、方腊等,历来多有争议而姑且勿论。《传》中虚构的情节较多,谁属于什么阶级暂不必强行对号入座。仅就《传》中客观描写,试谈宋江这一反面典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恶劣影响:宋江是言行不一奸滑小人的典型形象。施作开篇“误走妖魔”暗示宋江是

7、妖魔之一转世,后文又说他是天魁星下界,其自相矛盾之一。宋江虽是一名刀笔小吏,却大小也算当时朝廷的公务员。凭他的级别,工资能有几许?作者虽然没有言明,而宋江常常出手阔绰,且有求必应,终于骗取了周围不明真相群众的信任,博得了“及时雨”的美称——赖昌星案发前也曾是不断捐资的著名企业家,它可能出至宋江门下。宋江结交黑社会,才能够“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由于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早预料到一旦东窗事发而株连家人。他提前与其父串通,利用职务之便,办理了一份断绝父子关系的假手续——至今有贪官污吏于案发前假离婚以保赃款、赃物的,也可能是宋江的门徒。

8、宋江是远近闻名的“孝义黑三郎”,怎么其父早就告他“忤逆”呢?其自相矛盾之二。晁盖等劫了生辰纲,这些财物对蔡京、梁中书来说不过九牛一毛,这种行为既反不了贪,也除不了奸,只是晁盖等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但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