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14804
大小:16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29
《「认同」与「尊重」台湾报纸运动新闻报导之性别意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運動新聞報導之性別意涵分析「認同」與「尊重」:臺灣報紙運動新聞報導之性別意涵分析安碧芸*駱碧蓮**摘要目的:探討臺灣報紙如何報導女子壘球運動,與棒球報導又有何差異。方法:以2008北京奧運女子壘球亞洲及大洋洲資格賽與2008奧運棒球最終資格排名賽,在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上所刊載之相關新聞報導為研究內容,並以量化及文本論述分析兩種方式進行研究。結果:每日平均刊登總數量、文字報導則數、新聞照片張數上,兩項賽事皆呈現顯著差異。進一步以刊登字數及面積分析,兩項賽事同樣具顯著差異。有關兩項賽事之新聞內容平均每日在頭版出現之差異上,不論是則數、字數、照片
2、張數及照片面積均有顯著差異性。在文本論述分析中,亦發現隱含多項性別刻板印象。結論:與男子棒球奧運資格賽相較之下,女子壘球奧運資格賽並未獲得相同的對待。臺灣報紙產製者依舊扮演維護父權優勢的機制,並未給予女性運動員公平的「認同」與「尊重」。關鍵詞:媒體、運動、女子壘球、性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助理教授**國立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研究生聯絡作者:安碧芸聯絡地址:台中縣霧峰鄉吉峰東路168號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電話:04-2332-3000轉7331傳真:04-2374-2351E-mail:piyuna
3、n@cyut.edu.tw運動新聞報導之性別意涵分析壹、緒論一、研究動機與目的隨著社會開放及追求兩性平權,世界上絕大部份分地區女性參與運動競賽不再受限,性別不平等現象看似不復存在於運動場上。然而,女性運動員形象在經由媒體再現過程中,隱含傳統價值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並異化或矮化女性角色。大眾媒體對女性運動員的建構,傾向複製傳統父權體制,以期重現父權支配及宰制女性的社會結構。媒體再製的運動新聞不僅提供資訊,更無形中傳遞價值觀及規範給受眾(周靈山、朱素鑾、卓世鏞、溫麗香,2004)。廖美貞(2004)指出,運動媒體強化了兩性之差異,女性性別角色刻板化,致使女性運動
4、員無法得到與男性運動員相等的待遇及尊重。唐東輝及張文羽(2006)更直言,女性於體育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傳媒媒體扭曲、利用和淡化。2007年2月初於臺南所舉行的2008北京奧運女壘亞洲與大洋洲區資格賽中,臺灣女子壘球代表隊擊敗其他五支國家代表隊,成為臺灣第一支獲得北京奧運參賽權的團隊。臺灣女性運動員於國際競賽中出色表現,是臺灣女性運動員經年累積的成果指標,同時也間接挑戰了臺灣長期以男性為主體的運動意識型態。媒體作為負責維護社會平衡的重要機制,將會以何種方式呈現女性運動員於讀者面前,令人好奇。國內外多位學者自80年代起便投入媒體運動文本中性別差異研究,有學者以
5、一家或數家報紙(Pedersen,2002)、雜誌(Bishop,2003)及電視台(Duncan,Messner&Willms,2005)為研究樣本;有學者則以個別運動事件作為研究對象(洪嘉蔆,2002;蕭世緯、巫坤達,2005;Jones,2004)。但鮮少有研究將兩項規則相似、目的相同但男女有別的賽事進行媒體內容分析比較。此外,被視為不合適女性從事的壘球運動,在過往研究中也未曾被當作研究主題。棒球及壘球這兩種在規則上極為類似的運動一直是臺灣在國際運動競賽中極具競爭力的團隊競賽項目(黃啓賓,2007;龍炳峰,2006)。然而,國人始終對於棒球的注意遠超過
6、壘球(龍炳峰,2006)。傳統刻板印象將性別二分化,兩者擁有絕對相異的特質。男性化特質(masculinetraits))包括獨立自主、有運動細胞、主動、有野心、有領導力、有邏輯、理性、客觀、聰明、無情、有自制能力和對外表與年齡不太在意(邱誌勇、許夢芸,2006)。Dunning((1986)針對英式橄欖球進行研究時發現,許多男性包括運動員與運動迷將男性特質的定義加入了競爭、暴力、優越、勝利、地位與侵略性。運動成為男性的世界,除了競爭,控制、攻擊、力量和技巧都與男性在運動中的表現劃上等號(Messner,1992)。相對的,女性化特質((femininetr
7、aits))多被認為是柔弱、無運動細胞、感情化、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易屈服、被動、羞怯、非常在意外表和年齡(邱誌勇、許夢芸,2006)。女性被認定不應當參與運動,因為運動無法避免的競爭、對立及身體激烈碰撞,與女性被認可的性別角色、女性特質與行為呈現對立矛盾(Martin&Martin,1995)。Duncan與Messener(1998)認為運動新聞報導之性別意涵分析,將運動員特質與男性特質劃上等號的方式,創造及強化男性於運動場上的優越心態,藉此將女性自運動世界中排除。也由於男性與女性生理條件的不同,男性自恃的天生優越感便轉化為社會情境下的優越優越感((洪嘉
8、蔆、周靈山,2001))。其次,藉由生理上的限制,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