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4727
大小:189.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25
《报纸与网络媒体特点分析和报纸应对之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与争鸣·新闻知识(2008.07)■■■■-■■i●■i■■■—-■■■—_●■1●●■—_■■i■●网络媒体特■■i■■—■_●■i■■1一■■—_周家真-近年来网络媒体异军突起,挟其独有的优势进入市场,读者流量呈几何式增长,从而对报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媒体这种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固然与自身的独有优势有关,但也与报纸等平面媒体的自杀式行为密不可分。网络媒体会不会成为报纸等平面媒体的掘墓人,有待于报业同人冷静的反思,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2008年1月17日哪发布第十一次中国互联网报告,称截至2007年底
2、,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1亿人,首次超过美国,并预计2008年将达到2.85亿。另据美国《世界日报》2006年的一份调查报告称“10年来报纸的读者呈下降趋势,现在已经止跌回升,因读者也上网读报纸”。调查报告中说的止跌回升,是指读者也上网看报纸。如果不算看网络报纸的读者,·实际上报纸读者的下降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我们不妨将报纸和网络媒体的特点作以简单分析。一是从信息量看:报纸因为版面的限制,信息总是有限的,要扩版增加信息量不得不考虑成本因素。而网络媒体的虚假空间,不受信息载体的限制,信息量可以说是无限的,无须计较信息数量
3、。二是从信息的时效性看:报纸因受编辑、印刷等限制,刊登的新闻都是前一天的新闻,即使是晚报,刊登当天新闻的数量也非常有限。而网络媒体随时可以发布和更新信息。如今年5月12曰14:28分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新浪网在18分钟后就将此新闻上网。从时效性上看两者相差甚远。三是从互动性看:报纸与读者互动性较差,近年来也做了一些改进,如通过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留言、互联网信箱留言等手段,与读者就一些热点问题和热门话题进行互动。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和版面的限制,这种互动活动涉及的读者面都相当有限。而网络媒体与网民互动活动无论从时间上、范
4、围上、话题析报纸应设置和参与的人数上,还是手段上(如设有互动平台论坛、博客、留言箱),而且与网民互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这些都是报纸所无法比拟的。四是从信息发布手段看:报纸的信息发布手段主要有,文字、图片,文图是报纸最主要的发布手段,以文字居多。而网络媒体可使用的手段就丰富得多,有文字、图片、视屏、音屏、动漫。从人的感观角度全面覆盖,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比较而言,报纸就显得逊色多了。五是从信息来源看:报纸的信息来源多为自采,这是报纸的最大长处。尤其是地方性报纸,在对地方性信息资源的挖掘上,他们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5、,无论是对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挖掘都是如此。网络媒体尤其是新闻网站,大多没有自己的记者队伍,因此谈不上自采稿,他们所刊发的信息基本上来源于报纸,杂志,通讯社,电视台。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网络媒体尽管在多个方面比报纸有优势,但是在信息资源的来源上却是“短腿”,没有自采稿,没有自己的评论,信息主要依赖于报纸,但近几年来网络媒体却在大幅“蚕食”着报纸的读者群。而报纸却把自己宝贵的信息资源拱手白白送给网络媒体,换来的是自身读者群的日渐萎缩,这的确是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理解。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报纸经营已进入市场化,报纸的资
6、源无疑也成为了一种商品,是~种特殊的精神商品。因而,它也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一种完全扭曲的交换。这亟待国家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对网络媒体使用报纸等媒体的信息资源制定付费规定,以体现市场的公平原则。如何应对网络媒体对报纸的“蚕食”挤压,全国许多家报纸也采取了应对措施,报纸上网——开办报纸网络版,就是应对策略之一。报纸网络版克服了报·42·新闻知识(2008.07)·探索与争鸣·背景下錾蔺碡臻两额突破冯树宝两会是我国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会议,是向国内外公众展示我国社会、
7、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舞台,它在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各媒体都将两会作为展示自身实力、树立品牌形象、抢占媒介市场的竞技场。经过多年对两会报道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摸索,各媒体从报道力度、报道方式、报道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与突破,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借鉴。加之今年国家对两会各方面的开放程度更大,也让媒体有了更宽松的议政氛围和更轻松的报道平台。而借着2008年两会这股势头强劲的民主之风,使得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过程更加透明,百姓言路更加畅达,中国的新闻传播也迎来了突破发
8、展的大好时机。开放是08两会留给人们的最深刻的记忆,是开放让民意的桥梁更加通畅旷达。开放的两会使代表本身更加透明化,阶层分布更加广泛化,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无论是代表身份的透明化,阶层分布的的广泛化,还是年龄层次的年轻化,这都是两会开放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发扬民主,促进和谐的英明抉择。2008年两会开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对新闻媒介的开放。本次两会的开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