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012790
大小:58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01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01一句话忽悠了三亿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中国有三亿学生,高考的梦想和为此投入的拼搏——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曾经浸透了他们大部分人的成长,令他们心灵负重!神经紧绷!灵魂出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专家说的话,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以致,多少父母带着尚在“母腹中的孩子”就上了战车,投入竞争。每年投入了多少拼搏,是无法按有多少考生、多少家长和多少老师
2、来计算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聪明人的话,不仅使中国孩子犹如诞生在战车上,更像一条鞭子,驱赶着孩子长大的岁月。孩子刚上小学,家长就“高瞻远瞩”地考虑到了孩子未来的高考。从一年级就抓起的拼搏,一直到18岁,那是一场走过童年,穿越少年,跨入青年的远征。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看似真理的话,导向竞争与拼搏,以智力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竞争与拼搏,目标就是要怎么把别人拼下去,让自己冒出来。通俗的说法叫“出人头地”,讲得文一些就叫“胜出”。更大的胜出,就是把更多的人甩到后面去。▲中国教育,有没有同一起跑线?起跑线给人的概念是同一个
3、起点,可是,到底有没有同一起跑线呢?(1)校际差距、校内差距:在恢复高考之后,教育系统就设立了重点学校、重点班,等级就被设置出来了。现在不仅学校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即使同一学校内部,也有创新班、实验班、普通班……(2)阶层差距:5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有些先富起来的人觉悟到:用钱是可以买到“不同的起跑线的”。所谓“起跑线”,就更进一步失衡了。再后,并不富裕的人们,为了孩子也得想方设法拿钱去买看起来有些优越的“起跑线”……教育在被腐蚀,而且是很难抵抗的腐蚀。随着政府权力的日益强势,政府官员及其亲属的子女,可以通过权力影响,进
4、入所谓的重点校、重点班……(3)城乡差距:中国学生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一是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和省会城市的学生;二是中小城市的学生;三是农村学生。我国许多名校确实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名校多集中在城市。当高考指挥棒迫使全国基础教育都不得不跟着“应试”走时,城市不仅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有丰富的应对考试的经验。尤其是名校的经验,以能考高分为显著特征。所谓拼搏,中小城市与大城市能够一拼,就考分而言,中小城市往往高于大城市。浙江、江苏的一些地级市重点上线人数往往超过杭州、南京就是一例。也就是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这两大块学生是可以一
5、拼的。可是,县以下的农村学生怎么拼?我们以河南为例:河南的洛宁全县辖18个乡镇,386个行政村,44.5万人。县里对村办小学有“六配套”的明确要求——“大门、围墙、厕所、教室、课桌、操场。”这六件,是不能再少了。但有的乡六配套不全的,达到80%。这还不是条件最差的,因为毕竟还有课桌,虽然破旧。最差的只有“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不仅河南,在河北、安徽、湖北、湖南等省的山村,办学的贫困和艰辛都存在。有的教学点,没有课桌,用砖块垫起长长的木板就是课桌,学生也坐在垫高的砖块上。那怕我们的想像力再丰富,恐怕也想像不到,在已经全面
6、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在城市里讨论信息时代到来,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渴望给遥远的山村送去教育资源,以缩小城乡智能性教育资源的差距……但这对山沟里的孩子们来说,还是天方夜谭。我们常听到说,高考是使农村孩子有可能通过拼搏走出来的唯一出路,因而它是当今公平竞争的一方珍贵净土……可是,乡村,尤其是贫困乡村的孩子,与城市孩子在基础上差距就如此之大。如何在这么大的差距上,依靠同一张考卷去建立公平?城市的教育资源,不仅体现在优厚的硬件上,家长们热衷于择校,还因为名校积累了丰富的应对考试的经验。同是城里的孩子,未能进入重点学校,尚且难与重点
7、学校学生竞争。贫困农村的师生,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非农村人口的师生,如果不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仍然跟着城市学校总结出来的那一套应试模式走,那是怎么拼都拼不赢的!5(4)地区差距:根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其研究课题“大学招生与宪法平等”中得出的结论,广东、安徽考生考进北大的概率只有北京孩子的1%。以北京大学为例,根据2011年的录取数据,每万名考生中考入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广东为1.4,贵州为1.48,河南为1.87,北京为52.5。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1人能上北大;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1个可以上北大
8、。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北大的招生方案还不是最糟糕的,和复旦、浙大、南京大学等京外高校相比,可以算是相对最不歧视的‘楷模’”。张千帆在其课题报告中总结说。以2009年的招生为例,复旦在上海市投放的招生指标高达每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