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691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摘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者有所误导,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列出了一个阶梯式的指导意见。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指南》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父母也需要改变想法。专家还提醒,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是不同的,不应将《指南》的内容成为评价孩子的一套标准。 关键词:幼儿教育;起跑线;幼儿发展规律 无论是打开电
2、视机,还是走在大街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如一声春雷响到了幼儿家长的心坎上,并掀起了“起跑线”上论“输赢”的热潮,于是,各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动开始了:2月21日,重庆市急救中心整形科,一个爱美的妈妈怕女儿容貌输在起跑线上,竟将刚满1岁的女儿抱到医院,要做双眼皮手术(《重庆晚报》2月22日);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奔跑于各种兴趣班;还有网上流行的育儿视频“三五一十五太难了”。这些都体现了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种种行为。 一、《指南》出台,为幼教工作送来了指南针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
3、这“起跑线”并不真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而是商家吹捧出来,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出来的“4起跑线”。那么,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呢?对于零到六岁的孩子来说,有他们自己的需要,要读懂孩子的需要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更好地指引教师和父母,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列出了一个阶梯式的指导意见。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 二、学习《指南》,融会贯通其精神,正确对待孩子的“起跑线” 随着《指南》的出台,
4、幼儿园不但针对教师进行各种《指南》的解读学习,对家长也相应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指南》解读学习。使得家长融会贯通地理解《指南》所倡导的理念,了解各年龄阶段孩子在各领域的表现,并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尊重幼儿、关心幼儿,严格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为幼儿成长创设宽松、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正因为幼儿园经常组织家长学习《指南》,帮助家长了解《指南》的指导精神,从而正确认识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是误导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由于过于强调孩子发展的一致性,从而忽
5、视客观存在的差异,过于强调外部因素激励影响孩子的发展,而忽略了孩子内在动机的作用,过分强调控制孩子的发展,忽视了孩子自主性的培养。事实上,孩子是不同的个体,受遗传因素、家庭背景的影响,还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别人的起跑线,所以不存在“赢在起跑线上”4之说,更何况起跑线上的输赢,根本不是教育者能完全控制的。父母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自己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兴趣为核心的内在动机,通过规则或实施个性化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孩
6、子身心健康成长 只有处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孩子才会表现得活泼大方、充满自信。反之,如果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之中,孩子就会表现为性格内向、偏激、不善与人交往,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出现忧郁症、叛逆心理等,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能更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举止行为,是孩子的表率,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不粗暴对待孩子,待人有礼、热心各种公益事业,相信孩子也会是一个充满爱心、阳光的孩子。 四、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许多家长经常以工作忙、家务忙为借口,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带,有些甚
7、至直接扔给保姆。其实,对孩子、对家长,真正的教育是陪伴。正如诗歌《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当家长慢下来陪着孩子成长,何尝不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收获呢? 当家长不再以工作忙为借口,而是经常陪着孩子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亲近大自然、玩亲子游戏、亲子阅读图书……家长会发现一路风景秀丽:欣赏到了孩子的童真,看到了孩子发展的空间,感受到了陪伴的愉悦,更是培养了孩子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未来。 五、尊重孩子,多鼓励孩子自主性活动4 父母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幼儿为本,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孩子自主活动:要给他们足够的空
8、间,鼓励他们大胆往前走;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鼓励他们去锻炼;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他们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找答案;当他们之间有冲突时,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的。 六、家园共育,促幼儿成长 重视家园共育。其实无论幼儿阶段还是中小学阶段,家庭和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