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结构new

心理素质结构new

ID:36005487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心理素质结构new_第1页
心理素质结构new_第2页
心理素质结构new_第3页
心理素质结构new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理素质结构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结构初探现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教育学中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话题。因为它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相契合,也与学生承受学业压力过重而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的现实相对应,所以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意义在于“育”,即通过一切可资利用的途径,从整体上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就必须从整体上对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结构进行把握。古人云:“格物致知。”所谓“格物”,用我们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把握事物的属类和结构。据《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指“

2、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指的是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心理功能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不论从事何种活动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自身的发展也能比较充分。相反,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潜能,达到理想水平,这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某种干扰,遇到了某种障碍,他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之中。①这样的定义应该还是比较笼统、抽象的,不能为培育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提供有益的参照。如何使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达到最佳功能状态呢?心理学"人类

3、三层壳"理论认为,人具有三层壳,即人的生理表皮,人的心理平衡机制和人的社会文化。②其中,人的心理平衡机制,指人除具备低等生物的体液调节和其他高等生物的神经调节以外,还表现为更高级的心理调节,它包括自知、自爱、自信、自立、自强、自制、自省等。人的社会文化决定了人是群体或社会的动物,他不仅为个人活着,更为群体或社会活着,在行为上表现为在接受社会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具备强烈的合作和利他性。其内核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现对这些心理素质作一粗浅的说明:一、自知。自知不仅为“人贵有自知之明”式的谦虚,它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4、①对自我特点的认识,例如容貌、个性、气质、优点与长处、缺点与不足等。②对自我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认识,例如自我在群体中的地位、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等。③对自我未来的认识,包括理想、前途等。让学生学会自知为一切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出发点。只有让学生对自我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才能发展成熟的自我意识,形成健康的自我形象。古人云:“知人曰智,自知曰明。”二、自爱、自信、自立、自强。自爱就是在正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爱惜自身的良好形象,坚持自己正确的人生准则,培养诚实、正直、无私、进取、刚毅的品质,追求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脚踏

5、实地,该做的事坚决去做,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时时处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赢得他人的信任、社会的尊重。自爱为一切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动力,它和自信、自立、自强构成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三、合作、利人。人是社会的动物,决定人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活着,他必须依托整个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分工越细,社会化程度越高,人对自己所归属的群体依赖程度也越高。还有,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关爱环境、关爱自然才有人类足够的发展空间。这一切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合作的最重要基础是利人也利己,是双赢。这也正是《道德经》阐述的“天长地久。天地所

6、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③的深刻内涵。在学生中倡导合作和利人能够使学生所在的集体倍感温馨。四、自制、自省。自制和自省则是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监督机制。自制就是自律,它制约着学生在产生行为之前和产生过程中的心理。它常与种种复杂的其他心理糅合在一起,例如荣誉感和羞耻感、崇敬感和畏惧感、成就感和负罪感、责任感和压力等。自省就是自我反省,它制约着学生在行为产生之后的心理。孔子就曾说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学生有子也曾说:“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7、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④荀子说:“君子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⑤内省慎独是中华民族修身的优良传统之一。五、自新。自新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有个学生自我教育理论。魏老师认为:“真正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克制。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让学生认识到新我旧我之争;②感受新我胜利的幸福;③制定扶植新我的计划;④日夜自新无歇时。”他反复强调“人皆可以成尧舜”,并说鞭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漫长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沿途平安了

8、。“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著名的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它包括①生理的需要,饮食睡眠等;②安全的需要,个人安全的保障;③社交的需要,归属于一个群体,获得友谊和爱情;④尊重的需要,自我尊重和取得他人尊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