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82033
大小:3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2
《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教学花芳 孙平清华大学图书馆摘要:文章首先说明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信息素养的标准,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引入模拟的研究过程:选题-查找资料-资料汇总与整理-撰写报告-与他人交流等环节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学会查找与利用资料。从学生的课程报告可以看出: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能够加以灵活应用。在学校教务处的教学评估中,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关键词:文献检索与利用 教学改革 信息素养 1 引言清华大学
2、从2002年开始了新的大学课程体系改革,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新的培养方案强调素质教育、自主学习、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计划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减少课程学时和学分,减少必修课,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增加自学环节和自学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由原来的必修课变为了全校性选修课。这意味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能存在与否将取决于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需求选择。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过辉煌的历史,这一方面归结于1984年教育部所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即在全国高校必须普
3、遍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门课满足了当时的需求,为大学生们了解图书馆,充分利用文献资料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然而,到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的课程结构显然已难以满足现代需求。面对着学校教改所形成的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以及课程教学与目前人材培养目标的种种不适应性,如课程内容老化、教学手段落后等,我们从2002年起,就开始对课程改革进行探索。在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情况后,我们认为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2教学设计基于信
4、息素养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我们将其融入到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教学中。所谓信息素养,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是指查找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它包括认识各种信息源、能够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意味着具有信息交流的能力、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已经为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2.1教学内容根据信息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案:课次教学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业1选题选题即选择一个值得研究而且能够研究的主题。课堂讲解选题文献信息源了解文献,了解图书馆
5、,了解文献情报源的特点。2工具书参考工具书工具书的使用: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等。讲解上机选题概念解释工具书练习资料的积累与管理个人资料管理软件的使用。3电子刊期刊电子期刊数据库。讲解上机整理与选题相关的刊源4-5找文章文摘库典型文摘库的介绍(Ei,SCI,CSA)讲解上机课堂练习查找与选题相关的文章电子资源汇总6-文献检索检索步骤与技巧检索步骤:分析问题;选词;选库;制定检索式;检索结果分析。获取原始文献。讲解上机课程报告7-特种文献特种文献特种文献的检索:专利、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与科技报告。课堂练习课
6、程报告8-讨论课资料的利用合法使用文献信息课程报告汇报汇报及讨论课程建议2.2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学堂和清华教育在线。2.2.1网络学堂网络学堂的页面见图1,其主要栏目有:(1)课程信息:提供课程大纲、讲课教材、参考书目、学时、学分以及任课教师、助教介绍;(2)课程讲义:上载课堂讲解的电子教案,提供给学生课后复习;(3)作业处理:功能包括布置作业、修改和删除作业;发布参考答案;查看历次布置的作业内容;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批改作业并给出作业成绩等;(4)
7、师生讨论:学生可在此和老师,同学以BBS方式进行讨论。图1 清华大学网络学堂2.2.2清华教育在线清华教育在线主要是向学生提供我们研制开发的网络教材-文献信息检索(见图2)。图2 网络教材-文献信息检索在该网络教材中,步进教程是核心模块,包含了全部教学内容:基础知识篇、检索应用篇和网络检索篇。所包含的基本知识点为:文献的基本知识、文献信息检索原理、计算机信息检索基本知识、数据库系统的介绍、特种文献检索、事实与数据的检索、网络信息检索。习题与答疑模块和实习检索模块则是教学辅助模块。其中,习题与答疑模块,以问题的形式列
8、出每一章的知识要点,用于帮助学生复习并掌握某一教学单元知识。实习训练模块由实习报告、检索参考题和综合题构成。2.3实施方案目前,清华大学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为16学时,8次课。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课程讨论、课程报告并重,教学安排为:课堂讲授6次,撰写课程报告1次,课堂讨论与交流1次。不设考试,成绩根据平时作业及课程报告来评定,分为优秀,通过与不通过,设置优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