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8402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教学素材D3-L45-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45课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人生艰难而恐怖,人要获得真实的存在,只有自己承担起全部责任,“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事实上这可以说是所有存在主义者共有的基本人生观念,它也是冯至当时以至于四十年代的人生观的根本。当时冯至所反复倡导的“认真”、“严肃”、“执著”的人生态度,即是对这一人生观念的通俗的中国化的阐释。的确,三四十年代——尤其是四十年代的冯至,也像里尔克一样,他用以分析人生和评价艺术的标准已不是美与丑、善与恶、贵与贱,而是真实与虚伪、生存与游离、严肃与滑稽,这是一种存在主义的标准,凡是“真实的存在者”都得
2、到他的首肯,否则就予以拒绝。那么个人如何达到真实的存在,“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呢?在冯至看来,这首先意味着个人必须对其生命认真负责,独自担当起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说,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是孤独的,因此“人人都要自己料理自己的事,旁人是很难给以多少帮助的”,甚至“不能容有一些儿代替”。同时对个人来说,真实的存在或真正的自我并非先天就有的既定的存在,相反,它有待于人自己去创造,而社会习俗又往往使人陷入非真实的存在状态中,因此,“谁若是要真实地生活,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以自我创造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存者。这对于孤独在世的个人来
3、说,当然是艰难的,沉重的,甚至是令人恐惧的,但它又是个人无可逃避的命运,所以冯至认为“对待艰难,敷衍蒙混固然没有用,超然与洒脱也是一样没有用,只有执著的精神才能克服它”。但是,冯至不满足于抽象地讨论孤独个体的存在问题,而是把对中外文化传统和现实的人生状况的批判性考察与对新人生观的倡导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在对中外文化传统和现实的人生状况的批判分析中,本来很抽象的存在主义人生观念就被中国化、通俗化了,很容易为人所理解。在《认真》(1943)一文中,冯至先从不认真的日常现象谈起,接着是对在中国已成传统的那种不认真的为人态
4、度的批判,最后水到渠成,深入浅出地倡导一种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我爱慕那些认真的人。据说王羲之写字时,若是发现有一笔放的位置不妥当,他当时所感到的痛苦便像是瞎掉一只眼,失却一只臂膊似的,感到生命有一部分残缺了。《檀弓》里曾子易篑的故事是很感动人的,这故事常常使我联想到一个法国诗人临死时的一件事:那是FelkArvem,他卧在医院里的床上,他正在平静地死着,看护他的修女以为他已经死去了,便大声向外边叫喊,寻找一些东西;但她不是受过教育的女子,有些字音说不准确,把corridor(走廊)说成collidor了。这诗人于是把他的死往后
5、推迟了片刻,他认为是必要的,就是向那个修女讲明,并且纠正她,说这个字中间有两个字母是两个“r”,而不是两个“l”。里尔克在他的小说《布里格随笔》里记载了这段故事,他说:“他是一个诗人,他憎恨‘差不多’;或者这事对于他只是真理攸关,或者这使他不安,最后带走这个印象,世界是这样继续着敷衍下去。”……现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对此说过这样的话:“任其自然,觉得事体不关重要,是走向世界从内心里破碎的道路。”——在事事不求认真的社会,真使人担心要走向这条可怕的道路。作者就这样由浅入深地将“认真”提到了“生命——存在”的哲学高度,但又没有一点玄虚
6、,仍然还给我们一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这里“认真”的为人态度从根本上说是指作为生命存在的个人对其生命的认真负责,对真实存在的执著追求。随后冯至接连不断写文章批判中国人不认真的人生态度,继续张扬“认真”的生存态度。在《忘形》、《自慰》二文中冯至对“不认真”的两种人格类型——“忘形者”(包括“得意忘形者”和“失意忘形者”)和“自慰者”作了通俗的存在分析。……一方面强调孤独是个人的本然处境,并因而极力张扬个人应对其存在全面负责,独自承担其生存的全部问题,另一方面又格外重视人与人之间在走向实存途中的相互关情、相互分担,这是冯至三四十年代思想
7、和创作中的两个突出的主题。这两个主题都深深地打着存在主义的思想烙印,而冯至在开掘这两个主题时又表现出强烈的现实感和创造性——如果说在不同场合有针对性地分别强调上述,另一方面,这表现了冯至强烈的现实感的话,那么努力在整体上使二者协调互补以免偏废,则显示了冯至对存在主义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转化。选自解志熙《生命的沉思与存在的决断──论冯至的创作与存在主义的关系》,原载《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3、4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