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8126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27-充满矛盾的“书圣”王羲之(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27课充满矛盾的“书圣”王羲之(一) 在中国书法史上,东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距他生活时代不远的梁武帝萧衍预见到了王羲之书法的生命力。他称赞王羲之的字“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水以为训”。后世书家推许他的书法艺术为“神品”、“逸品”,加上他又是东晋时代的一位大名士,无形中,王羲之的艺术个性形象,几乎掩去了他作为一个现实的历史人物的一面。如果我们不再有意无意地步武前人,营造名士风流的神话,则不难在“书圣”的光环背后,看到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王羲之。 大凡名流,其生平便每每由轶事和传奇堆积而成。王羲之(约303-361),字逸少,因为曾任
2、晋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他是当时的大族琅琊王氏世家子弟。少年的王羲之性格“涩讷”而不善言谈,甚至避免与人交际。有一次在王敦(晋大将军,王导之堂兄弟,后因谋逆败亡)家中适逢自己的叔父王导和太尉庾亮来访,他也要避席而去。可王敦很喜欢他,认为他是王家有出息的子弟。13岁那年,在尚书仆射周弘正的宴席上,主人把时俗很看重的牛心先割了给他吃。权倾朝野的大名士如此器重一个少年,一时令人刮目相看。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家求婿,司徒王导便让对方自己挑选。王家子弟听说,都作姿态,只有王羲之置若罔闻,顺东床坦腹而食。郗太尉知道了,说:“这才是我的好女婿呢!”于是选中了王羲之。
3、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旷曾为淮南太守。晋元帝南渡过江建立东晋,王旷是功臣之一。出生在这样的大族中,可以说是他当时成为大名士的首要条件。 王氏家族中对王羲之的生活情趣和书法艺术影响最大的,是《晋书·王羲之传》中没有提到的王廙。这位叔父“少能属文,多所通涉,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杂伎”(《晋书·本传》),可谓多才多艺,而且性格隽率、行为放逸,特别是他的书画造诣很高。 后人往往谈到王羲之从小跟卫夫人学书法,却每每忽略了这位对王羲之影响更直接的王廙。 那是一个清谈、玄言大盛的时代,贵族和名士的人物品藻,便仿佛是一张入世的资格证
4、明。“少有美誉”的王羲之,也这样步入了社会,仕途对他来说也是顺利的。征西将军庾亮请他为参军、长史。临死还上书称赞他“请贵有鉴裁”,于是王羲之又迁住江州刺史。这时的王羲之,还是以其性格上的骨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文章忠》)及擅长玄言和人物品藻知名于世,而不是以政治上的才能和作为。所以,当朝廷再让他出任侍中、吏部尚书、护军将军等职时,他推辞不就。在这里,可以看出王羲之对自身的困惑。一方面,他对政事非常关心,希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时风和他思想个性上的追求又与此相抵触。才气能够等于才器吗?他的清谈朋友扬州刺史殷浩写信劝他出任护军将
5、军之职,把国家的存亡和“美政”放在心上。王羲之回信说明自己“素自无廊庙志”,有心退隐,但还是听从了劝说。最后担任了右军将军和会稽内史之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