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977932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30-李贽思想的文化背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30课李贽思想的文化背景李贽生于嘉靖,卒于万历,在人生的旅途上跋涉了七十多个春秋。这七十余年,是明代转入衰败的阶段,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大转折之关键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一阶段可看作中华民族兴衰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之一。(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的生命之歌正是谱写在如此不寻常的大背景之下,而这一首高亢、激烈的狂歌又为这个大背景增添了惊心夺目的光彩。 李贽于嘉靖三十五年出仕。此时的明王朝好似一座百年大厦,墙欲倾,柱将朽,而在地基上、墙缝中,却又茁生出大量藤条草木。它们飞快地生长,枝叶繁茂,一片新绿。由于它
2、们的撕扯,大厦的罅隙更多更宽了。虽然大厦的崩解也将给它们带来厄运,但它们仍自顾生长着——这就是新的商品经济成分、与其相伴生的市民文化,以及带有异端倾向的思想流派。 工商业的发展迅速改变了社会结构与社会风气。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这样描述道:“嘉靖末、隆庆间,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迄今三十余年则迥异矣。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金令司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这是贫富分化的情形以及连带而生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变化。据明人笔记,成化年间的民风还是相对淳朴、相对本分的,而嘉靖以后便日趋奢
3、靡,并置封建等级制度于不顾,在器用服饰上肆意“僭越”。《吴江县志》也有这方面的记载:“至嘉靖中,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缀兽头。循分者叹其不能顿革。” 对于这种经济、社会现象如何评价解释,史学界歧说纷纭,不过基本事实是确凿无疑的:新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正在孳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形成。 与市民阶层的勃兴同步,王学在思想界迅速扩大影响,占据了主流位置。 明初的百年间,程朱之学是钦定的官方哲学,在八股考试制度的配合下,牢牢控制着士人的思想。到了正德、嘉靖之际,这种思想界的大一统局面开始被打破。王阳明公开
4、批判程朱,以“心学”与之抗衡。阳明之学的核心是“良知”说,即以个人的“良知”替代高高在上的“天理”而成为道德的根源,成为一切社会价值的赋予者:“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由此出发,他力主做人应致力于自我的完善与扩张,而不能拘泥于典训,拜倒于偶像脚下。因而,王阳明公然以“狂者”自诩: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作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 李贽于嘉靖三十一年中举
5、,开始踏上仕途。而在影响其一生的人物中,王龙溪与泰州学派的何心隐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位。 李贽是一位极富批判性的思想家,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又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的论文之作及小说、戏曲批评风靡于一时,对晚明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评价颇多争议。虽然不乏汤显祖与袁宏道那样的崇拜者,但多数论者却持否定态度,甚至如顾炎武、黄宗羲等博雅通达之士亦有微辞。究其原因,一李贽之思想悖于正统而又锋芒毕露,二则李贽之性格异于常人而又倔强难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贽的生前
6、遭际与身后毁誉,皆拜此二端之赐。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红楼梦》中的这两句诗移用来形容李贽的大半生,虽未必尽合,但也相去不远。而霜欺雪压之下,李贽却如同根扎九泉的老树,傲然于广漠之野,把它的铜枝铁干刺向漫天的阴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