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

ID:35899292

大小:2.68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23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运用对比法从农作物的栽培、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的进步、水利事业的发展等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提高归纳概括能力。2.通过对农业耕作方式以及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分析,培养比较及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一 农业的起源1.起源: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2.特征地域差别大约在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作物结构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

2、作生产为代表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知识点二 从耒耜到曲辕犁1.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人们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2.石器锄耕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3.铁犁牛耕(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2)借用牛力耕田。(3)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4)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4.农业特点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3、,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13知识点三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原因: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2.水利工程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春秋战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两汉时期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3.经验总结:我国古代的水利建设经验与成就,构成古代农学知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点四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时间农耕方式商周时期千耦其耘条

4、件生产工具简陋特点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的集体耕作评价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表现形式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农耕条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评价进步性:自给自足,生活稳定,有较高生产积极性局限性:规模小,性别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过度压迫和剥削自耕农,导致其容易破产,[归纳总结]中国原始农业的特征(1)从形成时间看:起源早,形成南北两个不同的农耕系统。(2)从地域分布看:形成北粟南稻的格局。(3)从产业结构看: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

5、养业为辅。[名师点拨]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变的特点(1)制作材料上,由骨、木、石到青铜、铁等金属材料。(2)制作方法上,由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3)牵引动力上,主要由人力到畜力最后到自然力。13(4)农具种类上,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包括耕作、灌溉工具等。[误区警示]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方式;自然经济的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等于自然经济。[图示巧记]中国传统农业

6、精耕细作的概念及渐趋成熟的表现[图示巧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主题 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史料探究]1.牛耕的出现史料 今使乌获、藉蕃①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②,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淮南子·主术训》注:①都是大力士。②假如用桑条穿着它的鼻子。思考 史料反映了农业技术怎样的进步?有什么意义?答案 使用牛耕。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生产工具的进步史料 13思考 从史料中的两幅图片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它们体现了农业生产上的什么特点?答案 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精细的土地耕作

7、;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3.水利设施的兴修史料 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资本论》第1卷思考 战国、西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是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答案 战国: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西汉:修建了漕渠、白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史论形成]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经济格局形成南稻北粟等地域特征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生产规模以家庭为

8、单位的小农经济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生产模式精耕细作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拓展延伸]对精耕细作的认识(1)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2)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到元是扩展期,明清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