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

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

ID:35815421

大小:40.3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0

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_第1页
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_第2页
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_第3页
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_第4页
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1语文教学更接近表现性艺术数理化教学更接近“再现性艺术”,语文教学是“表现性艺术”。相对于教学内容这个客体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语文教学不应单纯反映教学内容、再现客体,更应表现主体(师生)的思想、情感、愿望。语文教学内容当然有一些可供理性分析和掌握的东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但语文教学内容更有许多是必须以心灵、直觉去体验和感知的。这就像中国诗歌虽也讲究格律(平仄、对仗、押韵等),但更讲究意境或境界。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可供理性分析和掌握的那部分,便相当于诗的格律,而另一部分——必须以心灵、直觉去体验、感知的那部分,则相当于诗的意

2、境。数理化教学求真,求形似,教者必须能把数理化的教学内容真实、准确的摹仿再现出来。而语文教学一方面求真,求形似,另一方面更求美,求神似,求心领神会,求自得其乐。2语文教学的“三境界”语文教学有三境界。刚参加工作的三年,我教语文如“隙中窥月”,就像小孩扒着门缝看月亮,既感新奇,又颇多疑问。以后又三年,我教语文如“庭中望月”,就像站在庭院中仰望明月,丰富而完整,眼界大开。其后又三年,我教语文如“台上玩月”,就像凭栏赏玩月亮,诗意而惬意。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此言不虚。一个语文教学的成手确需十年左右的磨砺。3语文教育是“闲适教育”语文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属于“闲适教育”。教

3、师在闲适中教,学生在闲适中学,师生在闲适中听说读写,在不经意中提升语文能力,增强语文素养。语文教育不追求短期的因果必然,而追求长期的自然而然。4“好看”与“有用”语文课分四种,其实也是四等,从高到低排列:一曰既好看又有用,二曰不好看但有用,三曰虽好看但无用,四曰既不好看又没有用。不好看,学生就不爱学;没有用,就等于误人子弟。好看与有用兼得,当然是最佳境界,二者不可得兼时,舍好看而求有用者也。5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语文教育中,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写进教科书的不一定都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写进教科书。语文教师必须知道这一点,才能对教材大胆取舍。教

4、师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不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材走。是跟着教材走,还是让教材跟着自己走,这是使用语文教材的重大原则问题。我始终认为,师生(尤其是教师)是教材的主宰,对教材有生杀予夺的大权。6以“初涉心态”“直观课文”现在,语文教师备课时最缺少的是:带着初涉心态去直观课文。佛教禅宗的禅师常开示弟子说,学禅要有初涉心态。我的理解,所谓“初涉心态”,就是在尽量排除生活积累的意义和观念的状态下去体验生活。教师备课时,比如读一篇课文,如果把自己当成初涉者,把自己既定的成见抛开,像读陌生文章一样凭直觉去读,那么常常能在文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常常能眼界始开,洞幽烛隐。禅学把带着初涉心态

5、去体验生活叫“直观万物”,那么我这种备课法不妨叫做“直观课文”。7非教学性备课与教学性备课我心目中的备课分为先后两个过程:非教学性备课和教学性备课。先是“非教学性备课”,即“目中无人”地备。这时要抛开一切教学因素(如教师、学生、课标、教法等),而以一个普通鉴赏者和研究者的身份阅读课文,研读课文,圈点批注,查阅资料。这是准备“一桶水”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教师就不能在备课中得到丰厚的积累和灵性的启迪。然后是“教学性备课”,即“目中有人”地备。直到这个时候,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这是从“一桶水”中取出“一杯水”的过程。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一开

6、始就进行教学性备课,缺少非教学性备课的铺垫,结果是教师桶里水太少,所以也就桶里有多少,就给学生倒多少。长此以往,将导致语文教师的平庸化。8不要丧失自己的话语权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不是体操里的“规定动作”,而是“自选动作”。所以,每个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主宰课文的权力。大师们创造出经典作品,确立了他们的话语权,我们在读他们的作品时,一定不要丧失我们自己的话语权。9容忍异己---尼采说强者“不愿意在自己身边见到异己”,但是我想,能容忍身边的“异己”学生和同事,这不能不说是为人师者一种胸怀和品格。10陶冶自己与陶冶别人老师,当然要陶冶学生,但是时刻想着陶冶别人而不想着陶

7、冶自己的老师肯定不是好老师。尼采认为弱者才想着陶冶自己,而“强者、有实力者想的是陶冶别人”。看来,许多教师都带有了尼采所说的“强者”味道。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强者型”教师,我喜欢既是“强者”又是“弱者”的老师。11两种境界为教书而生活与靠教书而生活是两种境界。从教的第一个十年,我曾为教书而生活;第二个十年,我正靠教书而生活;第三个十年,我将重返为教书而生活。12“他者”视野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从外部,从另一种陌生角度观察我们自己,才能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外在之物作为我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