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36087
大小:221.5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15
《2018年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阶段复习课第1课解三角形学案新人教a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 解三角形[核心速填]1.正弦定理(1)公式表达:===2R.(2)公式变形:①a=2RsinA,b=2RsinB,c=2RsinC;②sinA=,sinB=,sinC=;③a∶b∶c=sinA∶sinB∶sinC;④====2R.2.余弦定理(1)公式表达:a2=b2+c2-2bccos_A,b2=a2+c2-2accos_B,c2=a2+b2-2abcos_C.(2)推论:cosA=,cosB=,cosC=.3.三角形中常用的面积公式(1)S=ah(h表示边a上的高);(2)S=bcsinA=acsinB=absin
2、C;(3)S=r(a+b+c)(r为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体系构建][题型探究]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2acosB.(1)证明:A=2B;(2)若△ABC的面积S=,求角A的大小.【导学号:91432090】[解] (1)证明:由正弦定理得sinB+sinC=2sinAcosB,故2sinAcosB=sinB+sin(A+B)=sinB+sinAcosB+cosAsinB,于是sinB=sin(A-B).又A,B∈(0,π),故03、-(A-B)或B=A-B,因此A=π(舍去)或A=2B,所以A=2B.(2)由S=,得absinC=,故有sinBsinC=sin2B=sinBcosB,因为sinB≠0,所以sinC=cosB,又B,C∈(0,π),所以C=±B.当B+C=时,A=;当C-B=时,A=.综上,A=或A=.[规律方法] 解三角形的一般方法:,(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已知A、B和c,由A+B+C=π求C,由正弦定理求a、b.(2)已知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如已知a、b和C,应先用余弦定理求c,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B+C=π4、,求另一角.(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已知a、b和A,应先用正弦定理求B,由A+B+C=π求C,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4)已知三边a、b、c,可应用余弦定理求A、B、C.[跟踪训练]1.如图11,在△ABC中,∠B=,AB=8,点D在BC边上,CD=2,cos∠ADC=.图11(1)求sin∠BAD;(2)求BD,AC的长.[解] (1)在△ADC中,因为cos∠ADC=,所以sin∠ADC=.所以sin∠BAD=sin(∠ADC-∠B)=sin∠ADCcosB-cos∠ADCsinB=5、×-×=.(2)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BD===3.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B=82+52-2×8×5×=49.所以AC=7.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在△ABC中,若B=60°,2b=a+c,试判断△ABC的形状.思路探究: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条件中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求角或利用余弦定理,由三边之间的关系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解] 法一:(正弦定理边化角)由正弦定理,得2sinB=sinA+sinC.∵B=60°,∴A+C=120°.∴2sin60°=sin(120°-C)+si6、nC.展开整理得sinC+cosC=1.∴sin(C+30°)=1.∵0°7、的形状是高考中考查能力的常见题型,此类题目要求准确地把握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般有以下两种途径:将已知条件统一化成边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解;将已知条件统一化成角的关系,用三角知识求解.[跟踪训练]2.在△ABC中,若=,试判断△ABC的形状.【导学号:91432091】[解] 由已知===,得=.可有以下两种解法.法一:(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角)由正弦定理得=,∴=,即sinCcosC=sinBcosB,即sin28、C=sin2B.∵B,C均为△ABC的内角,∴2C=2B或2C+2B=180°.即B=C或B+C=90°.∴△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法二:(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由余弦定理得=,即(a2+b2-c2)c2=b2(a2+c2-b2).∴a2c2-c4=a2b
3、-(A-B)或B=A-B,因此A=π(舍去)或A=2B,所以A=2B.(2)由S=,得absinC=,故有sinBsinC=sin2B=sinBcosB,因为sinB≠0,所以sinC=cosB,又B,C∈(0,π),所以C=±B.当B+C=时,A=;当C-B=时,A=.综上,A=或A=.[规律方法] 解三角形的一般方法:,(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已知A、B和c,由A+B+C=π求C,由正弦定理求a、b.(2)已知两边和这两边的夹角,如已知a、b和C,应先用余弦定理求c,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B+C=π
4、,求另一角.(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已知a、b和A,应先用正弦定理求B,由A+B+C=π求C,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4)已知三边a、b、c,可应用余弦定理求A、B、C.[跟踪训练]1.如图11,在△ABC中,∠B=,AB=8,点D在BC边上,CD=2,cos∠ADC=.图11(1)求sin∠BAD;(2)求BD,AC的长.[解] (1)在△ADC中,因为cos∠ADC=,所以sin∠ADC=.所以sin∠BAD=sin(∠ADC-∠B)=sin∠ADCcosB-cos∠ADCsinB=
5、×-×=.(2)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BD===3.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B=82+52-2×8×5×=49.所以AC=7.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在△ABC中,若B=60°,2b=a+c,试判断△ABC的形状.思路探究: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条件中边的关系,转化为角的关系求角或利用余弦定理,由三边之间的关系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解] 法一:(正弦定理边化角)由正弦定理,得2sinB=sinA+sinC.∵B=60°,∴A+C=120°.∴2sin60°=sin(120°-C)+si
6、nC.展开整理得sinC+cosC=1.∴sin(C+30°)=1.∵0°7、的形状是高考中考查能力的常见题型,此类题目要求准确地把握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般有以下两种途径:将已知条件统一化成边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解;将已知条件统一化成角的关系,用三角知识求解.[跟踪训练]2.在△ABC中,若=,试判断△ABC的形状.【导学号:91432091】[解] 由已知===,得=.可有以下两种解法.法一:(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角)由正弦定理得=,∴=,即sinCcosC=sinBcosB,即sin28、C=sin2B.∵B,C均为△ABC的内角,∴2C=2B或2C+2B=180°.即B=C或B+C=90°.∴△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法二:(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由余弦定理得=,即(a2+b2-c2)c2=b2(a2+c2-b2).∴a2c2-c4=a2b
7、的形状是高考中考查能力的常见题型,此类题目要求准确地把握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为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般有以下两种途径:将已知条件统一化成边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解;将已知条件统一化成角的关系,用三角知识求解.[跟踪训练]2.在△ABC中,若=,试判断△ABC的形状.【导学号:91432091】[解] 由已知===,得=.可有以下两种解法.法一:(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角)由正弦定理得=,∴=,即sinCcosC=sinBcosB,即sin2
8、C=sin2B.∵B,C均为△ABC的内角,∴2C=2B或2C+2B=180°.即B=C或B+C=90°.∴△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法二:(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由余弦定理得=,即(a2+b2-c2)c2=b2(a2+c2-b2).∴a2c2-c4=a2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