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97700
大小:213.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4-1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时间第十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杨氏之子课型新授课教学资源ppt课件《世说新语》相关资料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4.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喜爱中国独特的文言文的韵味。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方法导读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一、学习单元导读1.我们语文课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学习语言,学习怎样与人交流,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pp
2、t课件出示: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合理使用语言的艺术。(板书:语言的艺术)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组课文,如何学好这个单元呢?读了单元提示你就明白了。2.读“单元导读语”后简单交流。二、导入新课、理解课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历代许多杰出人才,他们从小就在生活学习中展露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曹植做七步诗等。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古代文献记载中的一个孩子的言谈机智的故事。(板书课题:杨氏之子。)这个孩子就是杨氏之子。齐读
3、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姓杨人家的孩子。氏,姓氏。引导学生说说议议,比较“×氏之子”与“×氏之女”的区别。三、初读课文,读通读顺----教学过程1.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因为古人写作方式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觉得文言文很难学,其实学文言文也不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2-3人读课文,随机重点指导读准“为(第四声)”,“曰”,“应(第四声)”。3.大家从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古人朗读诗文时的样子吗?在古代读文章是很风雅的事,古人读文章时
4、很注意停顿、节奏和韵律。(教师范读。)4.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听老师范读。5.再试着读一读,读给你的同位听。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四、熟读课文,理解意思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3.课堂交流,落实
5、每一句话的意思。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五、读懂课文、读出智慧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你肯定对这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谁能说一说这篇文言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引导学生讲解意思,不需追求完整。)2.引
6、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思考:预设一: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1)你怎么知道“甚聪慧”就是讲杨氏之子很聪明?(看注释。借助注释是我们读懂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学过程(2)谁还能用这个方法读懂哪些词语和句子?如,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预设二:为设果,果有杨梅。(1)你是怎么知道这里是指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水果的?(联系上文。联系上下文也是读懂文言文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文中还有哪里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读懂?如,乃呼儿出(招待孔君平)。同学们真聪明,用文中的话说就是(甚聪慧)。当然,读懂文言文还有很多种方法呢!
7、比如查阅工具书、利用成语典故等来理解。随着我们语文学习的深入这样的方法会更多更巧妙的。2.你觉得这个故事中哪里写得最有意思?(ppt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想象当时情境,他们会是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试一试。(2)现在老师就是孔君平,谁是杨氏之子来和老师对答一番?2——3人,对出“应声答曰”的速度。这就是“应声答曰”,可见杨氏之子(甚聪慧)。(3)为什么这两句话很有意思?(这两句对答的话精彩之处在于,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由“杨”姓想到了杨梅;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姓想到了孔雀。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