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73500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0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导学案”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学案”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的思考2007年9月份我校推出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在不订阅课外教辅材料的前提下,促使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实行精细化教学,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坚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的理念,减少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活动。所以如何设计一张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案”中三个环节“预习导学、课堂研讨、延伸拓展”作业的优化设计是一个重点。“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经过两年多
2、时间的摸索、实践与研究,我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预习导学“导学案”的环节之一为“预习导学”,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在预习阶段要求学生对新知识作初步的了解,所以设置的预习题以基础为主,实现低层次目标的自达。保证所有同学能自行解决“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内容,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对这一环节中的预习题,我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是这样设计的:案例:设计六年级“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这一节内容的预习导学:一、预习导学:1、(1) (2)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3、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2、有甲、乙两个数,甲数与乙数的和为50,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7倍和为250,按下列要求,求甲、乙两个数。(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2)尝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吧!回顾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3、有甲、乙两个数,其中2个甲数与3个乙数的和为130,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7倍和为250,求甲、乙两个数。 (一)旧知识的回顾在学生接受新知之前,考察学生是否具备了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缩短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案例中的第1题分别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此题设计目的是巩固学生正确、熟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为解决新知扎实基础。第2题中(1)列一元一
4、次方程解决问题,让学生回顾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从而为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提供类比思想。(二)新知识的简单尝试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在课堂40分钟内把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我们就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难度较低,并通过预习就能独立解决的一些练习题。案例中第2题的第(2)小题,让学生尝试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第3题(巧妙变式第2题)通过与刚才第2题的对比,让学生思考,对于本题选择“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哪个更方便,让学生感到学这节课的必要性。通常我们老师设计一节课,比较注重“我怎么教”,而对于“我为什么要教这节课”和“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思考相对较少,所
5、以我认为在“导学案”四个环节的作业设计中,都应该注意这三个问题。上课前教师收齐“导学案”,批阅“预习导学”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补充完善,以学定教。在课上有针对性地点拨,课堂效率就提高了。二、课堂研讨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是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的,这样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课堂研讨部分的练习设计应注意适度和适量。(一)要注重课内例题的基础性、典型性、坡度性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体现基础性、典型性、坡度性。例题主要采用书上的例题,但采用之前必须进行适当改变,哪怕改变计算题中的一个数字或几何证明中的一个字母(防止少数学生在自学时不动脑筋的
6、抄,而是必须自学看懂书上例题,再做“导学案”上的预习题目);呈现方式上一题多变,利用书上的例题进行变式、挖掘和提高,从深度和广度上来挖掘例题的作用。同时几个例题要步步为营,步步深入,有一定的坡度性。还是以“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这内容为例,在第二节课设计例题时,可以把例题2的结论进行适当变式,因为对于“用直接未知量来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在第1节课中学生已经掌握很好,不妨通过变式呈现一个“用间接未知量来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的题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二)课堂练习要适量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再次反馈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所以课堂作业练习要适量,保证课堂作业当堂完成
7、。在学生进行课内作业时,教师应巡视,掌握典型错误,当堂反馈纠正。要重视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独创性。对学生在预习导学作业中或课堂研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独到见解,应及时讲评和反馈,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控。当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做“延伸拓展”中的二、三星级提高题。如有疑难,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让学生两人一组或前后相邻两桌同学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解答,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这些小组学习讨论,适时给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