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凤头”虽好,“豹尾”更佳——历史课堂收尾技巧例谈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凤头”虽好,“豹尾”更佳——历史课堂收尾技巧例谈

ID:35672759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0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凤头”虽好,“豹尾”更佳——历史课堂收尾技巧例谈_第1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凤头”虽好,“豹尾”更佳——历史课堂收尾技巧例谈_第2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凤头”虽好,“豹尾”更佳——历史课堂收尾技巧例谈_第3页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凤头”虽好,“豹尾”更佳——历史课堂收尾技巧例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凤头”虽好,“豹尾”更佳——历史课堂收尾技巧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凤头”虽好,“豹尾”更佳——历史课堂收尾技巧例谈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回。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头难起,尾难落。”就课堂教学而言,“口”之所以难“收”,“尾’”之所以难“落”,是因为它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综观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许多老师对“导语”和新课内容设计颇为讲究,尤其是“导语”的设计,更是匠心别具,”使人难以忘怀。但在课堂收尾时却草率收场,结果明显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甚至导致整堂课功亏一篑。鉴此,欲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则不仅要有动人心弦的“引子”、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而且须有意味无穷

2、的“终曲”,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布局合理、结构完美,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妙境。      下面试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的经验,就历史课堂收尾的技巧问题谈一些肤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着眼整体,构建体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历史教材是由众多的看似相互独立而实则相互联系的历史知识点和知识要素构成的整体,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确立整体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在课堂收尾时,尤应注意到这一点。如讲完《日本明治维新》一课后,用幻灯机打出如下纲要图表,并辅之于必要的说明。        这种方式,简明扼要,能使教材

3、中复杂的知识简约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      2.渲染气氛,激起共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的心理动力机制的中心。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辐射,这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时也不例外。通常情况下,教师可结合课文中的主要内容,用饱蘸着情感的言语,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气氛,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共鸣”,形成教学高潮。如在讲完《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一课后,笔者设计如下的结语:“(用悲愤低缓的语气)同学们!1894年日

4、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另一方面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也不‘落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把中国置于被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的地位。这一切表明了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用悲壮激昂的语气)巨大的失败、巨大的灾难、巨大的损失和巨大的耻辱无不震撼着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灵!”‘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

5、是神州?中国的出路在哪里?(用低沉的语气)对此,中国的各个阶层在苦苦探索着……”这种方式,不仅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道德感、理智感的熏陶,形成教学的高潮;而且为后继的学习埋下伏笔。      3.照应课题,揭示本质即在课堂结局时,结合课题的结构特点或重心,用简练的语言启发学生透过现象找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如在讲完《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一课后,笔者作这样安排:“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北宋三个并立政权的情况。通过学习,同学们必须明确: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契丹族、党项族都是中华民族大

6、家庭中的一员。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元吴建立西夏国,实现了局部的统一,对开发边疆,促进民族融合都起了积极的作用。②辽、西夏和北宋之间的战争是国内的民族战争,不是外国侵略战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汉族不但与契丹、党项族有过战争,而且与其它一些民族也有冲突,但是只是暂时的历史现象,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样,既初步培养了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中,把握住民族团结、民族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准,深化了思想教育的效能。      4.组织讨论,升华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种“完形压

7、强”,即当观看到二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达到内心的平衡。鉴此,不妨在课堂的尾声,针对教学中的关键之处,提出一些有争论或学生感到迷惑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把学习引向深入的目的。如在授完《三国鼎立》一课后,笔者有意识地提出下列问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学生们对此莫衷一是。一部分学生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意味着封建国家的分裂——历时400多年的秦汉统一的局面结束了,因此是历史的倒退。”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三

8、国鼎立后,魏、蜀、吴都想成为天下的主宰,为此统治者都重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而言,无疑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况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