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71273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09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育与“读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教育与“读经”1、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最近美国发起了一场“为美国而教书”的运动。使我想起了周总理。不知美国人是不是感觉到其国人爱国心有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抑或兼而有之。美国加州还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士;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曾经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摘自《建议将孔子诞辰作为中国的教师节》)。我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王利群读《史记》、于丹说《庄子》等,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国
2、内外刮起的这股“古风”,让人欣喜,令人深思。这也给我国的历史教育以很好的启迪。本人认为,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具有历史意识的学生。要培养具有历史意识的学生,教师必须有整体的历史观,清醒的历史意识。唐太宗在魏征去世时,无比留恋但说出了很经典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用历史这面镜子,不仅仅要映射过去,更主要的是要立足于现在,还要展望未来。具体的说,历史教育要服务人生,要为学生的一生服务,而绝不是学业成绩的优劣那么简单。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说学生是
3、万物的尺度,对于教者来说似乎没错,但对于与自然的关系来说,那就是荒谬的。古希腊戴尔菲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两行字:“人啊,认识你自己!”“人啊,凡事勿过度!”这两行字揭示了人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建立这样的历史教育观,就是期望能够促使教者与学生全面地认识历史,让历史服务于他自己的人生。一言以蔽之,这一历史观的最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做好自己”。2、古风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儒者风度”、“道家风骨”、“佛家觉悟”,我们的古人为后人留下了令世人瞩目的优秀文化遗产。正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所写: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啊!我们感叹两千多年前的智者们似乎在俯视着今天的我们,引领我们对万物报以敬畏之心,对他人报以友爱之心,对自己与社会有善待之心。我们培养的人不可能都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但至少是对自己有清醒认识、有健全人格的人。这又离不开有“思想”的历史教育。而先哲们的思想,我们取之不尽。先说美国人崇拜的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古人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可汲取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可见“夫子之门,何其杂也”。一颗爱心,构建和谐。“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孔子的思想穿越时空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再说充满智慧的老子: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智慧体现在《道德经》中,其中包含很多耐人寻味的哲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中的成语:以柔克刚以德报怨大智若愚深藏若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欲取先予欲
6、擒故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器晚成功成身退富贵而骄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中的辩证法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取于《道德经》中的名字有玄德孝慈玄同……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不仅用于军事,还被用于现代商战中。用于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何尝不可。3、今用从古至今,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通过我们有“思想”的历史教育,如果我们培养出了更多对社会有益型的学生(阿德勒归纳的四
7、种人生风格①支配-统治型。总想利用、控制乃至不惜伤害别人,来显示自己的强大。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他人利益。②索取型。总想依赖别人,很少努力自己解决问题,自卑情结严重,经不起挫折。大都是“惯坏”了,延缓了对挫折的经历。③回避型。活在幻想世界里,缺乏自信心,不敢面对现实问题或危机,回避困难,逃避失败。④对社会有益型。能够面对生活,与他人合作,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个性心理健康,人生态度积极。([奥]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那么教者本人也堪称“有效教师”。而老师的天职,恰恰在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不是燃烧了自己,照
8、“不”亮别人!聆听仁者的叮咛、智者的嘱托,我们的历史教育还应立足于“现在”。如果教者从事历史教育只是“就事论事”,而不“使人明智”,“以古喻今”,那不仅使历史教育失去了思想的光芒,也失去了现实意义。当我们感受祖先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时,当我们为近代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