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

《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

ID:35656979

大小:7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06

《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_第1页
《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_第2页
《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_第3页
《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_第4页
《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理学》a教学大纲-(临床医学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理学》A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口腔医学专业使用)二00七年九月一、前言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对象的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尤其是各个器官、细胞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是如何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从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学习本学科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临床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打下必要基础。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加强对基本

2、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讲授与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的能力;适当地介绍国内外生理学的新成就以反映现代科学水平。本生理学A教学大纲为临床、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理论教学所用,所列项目均为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的为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熟悉的为次重点内容,其它为了解内容。教学时数为68学时。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录像等直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少而精、启发、讨论的方式。本大纲根据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生理学》(第六版)教材编写。二、教学要求

3、和内容第一章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生理学概念及意义、内环境及其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和负反馈控制系统。2.熟悉:正反馈和前馈控制系统。3.了解: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的三个水平【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4.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2.熟悉:细胞跨膜信号转

4、导途径;细胞兴奋的引起和传导;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3.了解:凡列入教学内容,除掌握、熟悉的,其余均为了解。【教学内容】 1.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结构概述,物质的跨膜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4.肌细胞的收缩:横纹肌(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肌细胞

5、的微细结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耦联、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平滑肌。第三章血液【目的要求】1.掌握: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血浆渗透压;各类血细胞的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红细胞凝集与ABO血型。2.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生成的一般过程;血细胞的正常值和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与调节;抗凝;止血栓的溶解;Rh血型和输血原则。3.了解:凡列入教学内容,除掌握、熟悉的,其余均为了解。【教学内容】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血量,血液的理化特性。2.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红

6、细胞生理,白细胞生理,血小板生理。3.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血液凝固,止血栓的溶解。4.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与红细胞凝集,红细胞血型,输血的原则。第四章血液循环【目的要求】1.掌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心动周期和心率;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及其机制;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支配及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2.熟悉:心电图各波的意义;心音

7、;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组织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心血管中枢;血管升压素、NO和心房钠尿肽的作用;冠脉循环。3.了解:凡列入教学内容,除掌握、熟悉的,其余均为了解。【教学内容】1.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体表心电图。2.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收缩的特点,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心脏作功量),心泵功能的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3.血管生理: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静

8、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微循环,组织液的生成,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局部血流调节,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5.器官循环:冠脉循环,肺循环,脑循环。第五章呼吸【目的要求】1.掌握:肺通气的原理;潮气量、肺活量、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