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

ID:35622858

大小:26.6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03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_第1页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_第2页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_第3页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_第4页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教育引导对策  一、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的解释  道德上乃是理性人的本质要义,它既是人崇高、善良、美好的象征,又是抵御各种不良行为诱惑和侵蚀的堤坝[1]。道德基础不是靠法律规定的,而主要是以榜样、教育、权威和领导为基础,同时还依赖于传统的价值规范、原则和社会公理的传承[3]。拥有专业知识、具有文化素养的大学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因为人数较多,可以用大学生阶层来研究。这个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流动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这个群体的可塑性也很大。  二、当今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

2、状分析  中国的教育资源只占全球的3%,但中国大学每年拥有2500万名学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扩招趋势,到2020年,大学入学率将达到40%。而中国大学生智育、德育都有所欠缺,其中德育工作更加不到位。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很多道德偏差行为,如马加爵杀友,伤熊的刘海洋等,都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流上是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个特征。  1.拥有见义勇为的品质。作为青年人中拥有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大学生群体在遇到别人利益遭到侵害的情境中,

3、会选择积极实施见义勇为的行为,如2009年荆州长江大学的学生舍身救人则可见一斑。  2.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差距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网络在大学生道德的构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电脑和手机接触网络,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中的道德跟现实中有很大差距,或许在现实中是个好学生,而在网络中,由于其虚拟性,大学生很容易做出道德偏差行为。  3.重视亲情、友情,向往爱情。广大大学生群体对于父母有着感恩意识,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对于纯真的友情和爱情,大学生们则是珍惜和理性地向往。地缘、业缘获得的同辈群体也在个人的学习

4、、工作、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说当代大学生是无情的一代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二)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主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少数大学生正徘徊于道德底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应该包括这些内容: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崇科学,理性,信奉现代文明及礼仪,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起码的要求是,对法律和学校及社会的“禁止”规范不逾越不冒犯,不破坏[6]。然而,大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却在一定地域和时间内存在着。  1.道德意识较为淡薄,没有道德底线。由于德育工作的不到位,很多大学生没有进行道德意识的

5、内化。、大学生也是普通的社会公民,不能将自己看成是有别于社会的特殊成员。大学生是有知识、文化的人,更应模范的遵守社会道德与遵守法律。一些道德偏差行为如大学生裸奔、考试作弊、诚信意识差等正是这些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造成学历与道德觉悟难成正比的体现。  2.缺乏远大理想,过度“以我为中心”。在顺境中成长或者成长在家庭中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大学生,往往比较安于现状,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在家庭生活中过度受到父母亲友的照顾,往往不喜欢吃亏。因此在大学生活中只想着被人重视,得到人家的情感,却不愿意为别人付出,以至于做事比较随意,往往

6、偏离了道德的底线,而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最能反映一个人道德状况。  3.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努力拼搏的毅力。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德体美劳的教育基本处于真空的状态[5]。很多大学生面对困难,面对逆境的时候不敢迎难而上,不懂用建设性的方式帮助自己,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就业、学业方面一遇到困难,便知难而退,从此一蹶不振。  4.陷入世俗化的陷阱,道德取向功利。世俗化的潮流锐不可挡,马基雅维利式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便是一些大学生人生态度的最佳注脚[2]。于是世俗化取代了理想,功利取代了道德,泛滥为拜金主义、

7、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如大学生群里中消费攀比之风,为拿奖学金考试作弊等等,正是功利化的印证。  5.道德行为较为庸俗,精神空虚。“陪类兼职”在高校中逐步引起重视,且并非因为大学生缺钱。对于人生、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往往将人世间复杂的关系当做是一种简单的、无情感反应的关系处理。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游戏,缺乏与人交流沟通,因此精神上十分孤独空虚,做事情绪化。  三、大学生道德偏差问题产生的原理  偏差行为是指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差异行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道德偏差行为是越轨社

8、会学该探讨的问题,以下是解释道德偏差行为的几种理论。  (一)失范—压力理论:社会压力导致道德偏差行为[4]  1.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道德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在没有给人们提供平等机会获得成功的情况下,就鼓励人们去获取成功。而罗伯特·阿格纽对默顿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导致偏差的原因不仅仅只有经济的压力,还有感情挫折或愤怒都是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