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5608412

大小:9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31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月联考测试文科综合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高考模拟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既是人性也是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只要人们能尽力地扩充自己先天所固有的“善心”,即认识本性,同时也就是认识了天性。孟子的这一思想A.形成了天人感应的观念意识B.形成了儒学伦理的基本体系C.赋予了汉代儒学神秘的色彩D.得到了宋明理学的继承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孟子使儒家道德思想附会为天性,提高了儒家道德思想地位,为宋代理学将儒家道德思想上升到天理高度,重建儒家思想信仰

2、体系提供了借鉴,故D项符合题意。天人感应为汉代董仲舒提出,吸收阴阳家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孟子未提出儒家伦理纲常思想,故此时儒家伦理体系尚未建立,排除B。C项,经过汉儒加工的“天人感应”理论。以“天道”为基本,使政治理论神学化,使政治管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与题干中的道德天性无关,故排除。2.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汉代四川临邛县人民对于天然气的认识和利用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汉宣帝(公元前67)……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以竹筒盛其光,可拽行终日不灭。”常璩(东晋)《华阳国志·蜀志》“蜀那临邓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即光武中兴),则炎赫弥炽,暨桓、灵

3、之际,火势渐微。”刘敬叔(南朝)《异苑》卷“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范晔(南朝)《后汉书郡国志》-13-A.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B.东汉开始认识到天然气的可燃性C.汉代广泛将天然气用于煮盐生产D.汉代火井煮盐技术已经十分高超【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表格材料分析,三则历史记载均有“井火”出现,可见汉代四川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均发现了天然气的燃烧现象,故可确定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这一史实,故A项正确。材料中表达天然气皆为盐井中出现,不能体现东汉时最早认识天燃气,故排除。C、D选项的表述皆在《后汉书郡国志》所记载,而在《华阳国志·蜀志》《异苑》卷均

4、未记载,不能有效说明CD两项的真实性,故排除。3.撰于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记外国,系抄旧史而成,杂乱无章,为人不取。南宋时进士周去非在广西仕宦期间作《岭外代答》,是书共记海外诸国40余,该书问世之后,未曾刻成书,而“有多种抄本流传”。这一现象反映了A.朝廷对海外史地知识的轻视B.时人的域外知识仍相当有限C.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独具特色D.民间海上贸易渐趋松弛【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岭外代答》“有多种抄本流传”受到民众欢迎,反映了东南地区海外贸易繁荣下民众对海外诸国加深了解的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D项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海外史地知识的态度,故排除

5、。《岭外代答》记载40余国,且“有多种抄本流传”,故B项表述有误,排除。4.1464年,明宪宗不经正常途径,授予工人姚旺为文思院副使,此为“传奉官”之始,后传奉官泛滥,引起众多官员不满。1485年,群臣上疏请求宪宗废除传奉官制度,宪宗有所感悟,罢免五百余名传奉官,一时朝野称快,传奉官制度受到遏制。传奉官制度的遏制有利于A.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B.维护官僚政治的平衡C.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13-D.提升内阁成员的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传奉官”指由司礼等监太监“传奉圣旨”任命的官员。“传奉官”的泛滥使政府官僚体制失衡,增加财政负担,故对“传奉官”制度的限制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平衡,故

6、B项符合题意。A项,传奉官制度受到遏制说明君权受到定约束,故排除。C项,传奉官多为工匠、医生、宗教、书画、文化等科技与文艺专业人士,且并不干预朝政,故排除。D项,传奉官制度与内阁制度并无联系,故排除。5.1874年,日本以台湾是“生番为主之地”为借口入侵台湾,对此,《申报》发稿指出:“台湾一岛虽分生番、熟番,熟番早已归入本朝版图,而生番之处所,亦隶在我朝之属下矣。”这表明了当时A.政府重视台湾海防地位B.传统思维处理对外交涉C.近代外交观念逐渐形成D.政府疏于对台湾管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台湾一岛虽分生番、熟番,熟番早已归入本朝版图,而生番之处所,亦隶在我朝之属下矣。”结合所学

7、可知,晚清王朝仍停留在明清朝贡体制传统模式下,以否定台湾是“生番为主之地”,故B项正确,排除C项。A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的海防意识,故排除。D项,清政府重视台湾的主权归属,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6.近代《时报》曾载:有人搭乘恰和公司的轮船到上海,途中茶房照例收取酒钱时,客人说:“现在共和了,可以不须酒钱了,我们皆是同胞也。”茶房回道:“我们酒钱随意所给,既是共和,你先生有钱搭船,我无钱,可以给我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