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ID:355934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27

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宁波市**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合理、有效的激励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了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知识型员工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提出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今天,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已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员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技术全球化创新的涌现,越来越多的

2、日常工作已经带有浓重的“知识工作”的色彩,人们工作的知识含量正在迅速提高。据美国2003年的调查显示,知识型员工已占美国人才市场的59%。我国企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企业正面临着一种新的、高度不确定的竞争环境。要在这种环境下健康地发展,必须由简单模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自主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产品转变。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中国现代管理基本以西方管理理论为基础,西方管理的研究方法、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度和经验在中国现代管理中已得到广泛的借鉴和应用。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管理实践中常常会发生“水土不服”的现象。这部分将

3、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借鉴现代西方激励理论,对激励进行研究。(一)有关激励模式的研究激励模式是激励系统一个比较恰当的描述,他告诉我们,激励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要形成奖励目标→努力→绩效→奖励→满意,以及从“满意”反馈回“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奖励内容、奖励制度、组织分工、目标导向行动的设置、管理水平、公平的考核和领导作风等综合性因素。现代西方激励理论是从上一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比较丰富。国内学者根据这些基本理论,对提高员工积极性,发挥自身潜力做了研究。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本论点为:人们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起人们

4、行为的原因和动力。最迫切的需要强烈程度取决于这种需要在上述五个层次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比这种需要低的那种需要是否已得到满足。不过,如果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那么,ERG理论则偏重于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MarjaanaGunkel(2006)认为个人需要可以概括减少到三个部分:即存在,关联度,和成长。ERG理论不同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需求层次是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的这一特点,他会认为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的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工作,而且这三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宋志鹏,张兆同(20

5、09)认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相比,阿尔德佛的ERG理论更进一步。因为它吸收了前者的精华,同时局限性较小。特别是在解释工作行为中的激励问题时,ERG理论更具说服力。李荣(2006)根据需求原理发现,在某一阶段,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要取得主导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优势需要的满足。而这个优势需要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动机,而成就需要理论则更适用于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研究,李慧聪(2008)认为马斯洛的理论过分强调了低级需要的重要性,即强调没有低级需要就不可能有高级需要,而未充分认识到

6、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高层次需求可以归纳为对权利、合群以及成就的需求,而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特点的分析,成就需要是特别重要的,只有需要达到满足,员工才有较高的积极性。赫茨伯格指出,对工作的满意因素有两类:与工作条件相关,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员工不满意,而处理得好也只是使员工感到没有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与工作自身相关,处理得好就会对员工产生激励效果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保证工作条件的情况下,从工作本身寻找刺激激励员工。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汤文华(2010)认为“保健”因素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

7、“保健因素方面工作做得好,就能为员工高效率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保健”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具备“保健”因素也只能起到保持员工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并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激励”因素,那些来自员工自身对工作的兴趣、认同、追求、成就感,等等,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李民,麻三山(2009)指出仅靠提高保健因素去激励,可能会形成短时的满意,却往往难以持久;激励因素是激励员工积极性的真正内在动力,但若保健因素得不到保证时,他们的不满情绪会爆发。而按同步激励理论,只有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人的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同步有

8、机结合起来,采取“双管齐下”的激励模式,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因此,必须两者结合使用,内外兼顾。然而,面对现在大多数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要较之普通员工差的现状来看。虽然很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