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ID:35571378

大小:231.5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29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千古涛声导学1《长江》【导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相关词语.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散文诗,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领悟作者借赞美长江的黎明表达对新中国新时代的热爱之情.(重难点)3.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散文诗象征手法、反复、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难点)【学法指导】1.边朗读边用双色笔圈点勾画出疑难字、词、句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段。2.认真研读、思考导学目标,充分预习,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发挥团队合作探究优势,积极思考,力争全面、准确地回答合作探究的问题。3.反复诵读文中精彩的语段,领会其表达的精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知识链接】1.散文诗是

2、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多用象征手法描写客观生活引发的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2.本文写于1961年。当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写下了此文。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郭风,原名郭嘉桂,当代作家。《长江》是他的一首(体裁),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

3、,充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著有散文集《》《》《》等。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Shān()板堆zhàn()guī()丽粼粼()湖泊()驳()船3.作者描述了长江时段的美景,抒发了之情,这种写法叫。46【我的困惑】【合作探究】认真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我想那是祖国人民无比的幸福生活……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光辉……”根据课文内容概要回答“那”指什么?(将相关的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思考回答1.课文为什么不写长江的中午或者晚上,而要写长江的黎明?这里的黎明是否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2.课文反复说“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

4、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3.文中许多句子和词语重复出现,有无啰嗦之感?删去效果如何?【拓展延伸】搜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达标检测】1.下列语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2.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一种景致.(如:天上的白云,黎明的乡村,夕照中的海边等)【我的收获】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6导学2《筏子》【导学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的主题。(重点)3.分析作者在文中采用的全方位的衬托手法的作用。(难点)4.明确作者在文中渗透的道理。(重难点)【自主学习】1.认识

5、作者本文的作者,   作家,原名田复春,江苏淮安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风帆》、《留春集》等。2.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心悸()化险为夷()如履平地()一泻千里()3.解词如履平地:惊涛骇浪:化险为夷:胆惊心悸:4.理解课文(1)文中的艄公有什么样的特点?请把表现其特点的词语摘抄在下面。(2)我们知道《长江》的作者不光赞颂了长江,更是讴歌了古老而年轻的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本文赞美了什么?【我的困惑】【知识链接】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

6、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46(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跟汪伦的友情更深。)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2).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合作探究】1.文章写黄河的大、深、急,分别用哪些景物衬托?2.文中哪句话最深刻?从全文看这句话仅仅是对艄公的赞美吗?【拓展延伸】1.课外积累

7、:试找出一些有关黄河的诗句。2.从选材、表达方式、寓意、主题等方面比较《长江》和《筏子》的不同点。【达标检测】1.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眼前……像一支箭似的直射向雁滩。2.阅读课文5——8段,回答问题。(1)文段中有两组对比,请找出来并写在下面。(2)这两组对比有什么作用?【我的收获】46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3《当我死时》【导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品读全诗,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及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难点)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