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ID:35503774

大小:67.0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5

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_第1页
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_第2页
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_第3页
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_第4页
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散杂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散朵居地区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摘耍】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学校更容易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处于边缘地位,随之丢失其原有的民族学校特色,从而导致散朵居地区的民族学校更为缺少民族特色文化存活的空间和发扬的氛围。因此,在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找到教育共性与民族个性的平衡点,处理好时代性、地域性与民族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关键,这也正是民族学校区别于一般非民族学校的特色之所在。本研究以喀左县民族学校为例,希望通过对新形势下喀左县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实地调查,发现其存在问题,找出各方面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

2、议与对策,从而推进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关键词】散杂居;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民族学校作为不同民族文化高度交汇和融合的场所,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是传授普适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共性”教育,另一方面是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教育。然而,一般意义上,中小学都在进行着基础性和普适性教育,体现主体文化的教育意识,代表主体文化的发展走向,即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和少数民族学校也大多如此。因此,找到民族教育中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平衡点,理清二者的关系并促成其有机、渐进的结合,便是实现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这些任务的完成,很大方面需要通过代表着学校精神和灵魂的校园文化建设来

3、完成。1喀左县民族学校概况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就处于内蒙古自治区之外的蒙古族散朵居地区,全县现有人口43万,有蒙古、汉、满、回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蒙古族为多,共有9万人,占总人口的21%。喀左县现有蒙古族高中2所,附设蒙族班高中2所,全部位于县城,共有高中蒙语文专任教师51人,学习蒙汉双语的学生3537人;初中阶段有蒙古族学校3所(含官大海九年一贯制学校),附设蒙族班学校4所,共有初中蒙语文专任教师49人,学习蒙汉双语的学生4264人,这7所初中里有4所位于县城,3所位于农村;小学阶段有蒙古族学校15所,附设蒙族班学校11所,共有小学蒙语文专任教师102人,学习蒙汉双语的学生6

4、863人,这26所小学里有5所位于县城,其它分散在农村。总计开设蒙语文课程学校有37所,蒙语文专任教师202人,学习蒙汉双语的学生14664人。[1]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喀左县蒙古族散杂居住且汉族人口较多,喀左县的蒙古族中小学实际上是蒙汉合校,即既有蒙古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并非单一的纯蒙古族学校,由此蒙古族中小学教育更容易受到一般中小学的普适性教育的影响,其校园文化建设也更容易受到主体文化的影响,体现主体文化的教育意识,代表主体文化的发展走向,从而丧失自己应有的民族特色,这种现象在喀左地区发生过,并且一些民族学校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在这些蒙古族中小学中,搞好共性与民族个性均衡发展的

5、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尤为关键。那么,喀左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小学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情况如何,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影响因素有哪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解决等问题值得深思与探究。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喀左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多所民族中小学,并对5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中小学进行了重点调查与研究,不仅对各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而且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民族的学生开展了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以全面了解喀左民族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2喀左县民族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2011年3月,喀左县教育局为了“彰显民族教育魅力,打造民族教育品牌”实施了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6、六个一”工程,规定各民族学校要有一个蒙语角,每年举办一次民族文化周,学生掌握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建立一支民族歌舞及民族乐器队,有一处民族特色建筑标识,有一个民族特色展室。活动开展以来,喀左县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不仅使蒙高中、蒙初中、三小学、蒙古族幼儿园等老典型焕发出新的光彩,乂涌现出了东哨中心小学、一小学、官大海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新的典型。与此同吋,通过笔者的调查,这些典范学校和其他民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仍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笔者将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对喀左县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2.1

7、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是看得见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自然环境等等,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对置身其中的师生的行为以至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据考察,近年來,喀左县把改善校园“硬”环境作为狠抓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手”工作,在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各民族学校为了营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氛围的校园文化,也和应地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