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

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

ID:35503743

大小:59.6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5

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_第1页
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_第2页
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_第3页
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_第4页
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散文阅读教学审美的层递路径作者:陈淮高作者简介:陈淮高,江苏省清河中学(江苏淮安223001)o原文出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7年第201712±期第56-58页内容提要:散文阅读教学屮的层递式审美活动,包含诵读品味,领略语言美;把握结构,领略建筑美;揣摩情思,感受意蕴美;写作想象,实现创造美。在平常的散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诵读、赏析、品鉴、仿写、点评等方法,逐层深入,引导学生鉴赏美的内涵,提高语文审美素养。期刊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5期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层递/审美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师发展专项立项课

2、题“屮学语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系列论文之一(批准文号:J-C/2016/22)o《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语文的核心素养,也包括审美鉴赏与创造、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阅读教学自然少不了审美活动。优秀的散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这些散文蕴涵典雅优美的语言,精巧别致的构思,丰满生动的形

3、象,深远独特的意境等,是进行审美教学的重要载体,值得我们欣赏品鉴。下面,笔者以《听听那冷雨》的教学为例谈谈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路径。一、在诵读玩味中领略语言美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女[]何发现教材文本中的美?概而言之,就是要多读。文质兼美的文章,只要吟诵一遍,我们就能初步感知到语言之美、文字之美。现实中,很多教师为了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形式上的课堂完整度,往往压缩甚至删去朗读全文这一环节。笔者主要谈谈在诵读中体验与感悟语言美。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听听那冷雨》的〃叠字叠词"。〃淅淅沥沥"〃淅沥淅沥淅沥"“忐忐忑忑忐忑忑""细细嗅嗅,清

4、清爽爽新新〃……这些词语使文本的情感更为细密如织,既带给读者视觉上的美感,又形成音韵的复沓、回环,使整篇文章笼罩在一种细致、柔和、灵动的氛围中,读起来有着鲜明生动的节奏感。还有叠句,对偶重叠、排比重叠、反复重叠,谐音重叠,语言妙趣横生。诵读起来,仿佛感觉到千丝万缕的雨声,远远近近,紧敲慢打。这里有潮潮湿湿的雨意、清清冷冷的雨味、飘飘忽忽的雨腥,有感官的直觉,也有心中的感受。要与文本对话,就要反复朗读,层递朗读。通过多重朗读,读出独特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借助朗读,体悟玩味语言,我们初步感知到余光中的辞采丰美,文字和语言交织带来的美的感动。反复朗读,就能发现语言的妙趣。同时也能体会"雨

5、境"描摹所采取的时空交叠的写法:少年、中年、老年听雨;故虱异域、台湾听雨。年年岁岁雨绵绵,岁岁年年情切切,将作者心声告白植入自己的心中。二、在赏析评价中感知技巧美阅读教学中,赏析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一种层次较高的审美活动。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狭义地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笔者不再赘述,只想指出一个不容乐观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教师

6、在课堂操作时,重在〃人文性〃,强化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而忽略〃工具性",忽视语言的知识积累与技巧分析。教学《听听那冷雨》时,笔者选取这样一个片段,来完成对语言技巧运用的分析:至于雨敲在鳞鳞干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是雨带来的听觉,"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是雨带来的视觉,〃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化听觉为视觉,〃谁的干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化听觉为

7、触觉。这些通感技法的使用,使"雨"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人以新颖奇特之美。当然,除了局部的描写技巧,作者在文章整体构建中还采取了时空交错的写法: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故国,忽而异域;又随时回到台湾,回到厦门街,情思错综,作者却借〃雨"一字串珠,以此表达诉说不尽的复杂情绪,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笔者引导学生在文字间徜徉欣赏,品味句子的长短组合变化,领略雨带来的乐趣与愁思,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和丰富的审美情感。作家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