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改革的多元文化审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A作者:作者简介:原文出处:内容提要:李纯/杜尚荣教学改革的多元文化审视MulticulturalPerspectiveonTeachingReform李纯(1972-),女,贵州湄潭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杜尚荣(1980-),男,贵州沿河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贵阳550001《课程•教材•教法》(京)2018年第20185期第62-68页教学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进,是由于对改革缺乏文化关照的技术性缺陷所致。技术理性控制下的教学改革被看作是不同文化背景中普遍适用、价值
2、中立的技术化过程,教学实践活动仅发展为模仿性的技术运用。秉持解放理性的多元文化倡导多元思维方式和批判行动的立场,关心教学的目的、知识及变革行为背后的价值假设和文化脉络性,为改造教学改革的技术化缺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Abasicproblemoftcachingreformishardtogetfurtherdevelop,whichreasonmightbethetechnologycharactcristicswithoutculturepcrspcctivc.Controlledbythetechnologicalinterest,tcachingref
3、ormisregardedasthegenerallyapplicabletcchnologicalprocesswithvalueneutralityindiffcrcntcultures.Multiculturalismwithemancipatoryinterestnotonlyadvocatesthemultiplethinkingmodesandthestandpointofcriticizingactivity,butalsocaresforthegoalsofteaching,theknowledgeandthevaluehypothesisand
4、culturalcontextbehindthechangebehavior,whichcanprovideanewperspectiveandprobabilityforteachingreform.期刊名称:《中小学教育》复印期号:2018年08期关键词:教学改革/多元文化/基本思路/teachingreform/multiculture/basicideas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学改革研究”(13FJK017),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阳明心学视域屮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JD2014259)o中图
5、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18)05-0062-07教学改革是关于教学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的更新和变化,教学改革的发生是在特定的文化中进行的,教学改革本身亦为一个文化建设与文化更新的过程。当前我国教学改革面临着继续深化发展却举步维艰的问题,究其原因,实为对改革缺乏文化关照的技术性缺陷。对教学改革进行多元文化审视,就是意识到个体存在着文化差异,且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种族、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等差异对教学改革可能带来重要的影响。将多元文化与教学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探讨,这不仅在理论层面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的支持和论证,而且
6、在实践层面也有助于诠释教学改革场域中呈现的新问题。一、当前我国教学改革存在的基本问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进入第十七个年头,改革使教育的某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比如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多元选择,师生关系的平等,课堂氛围的融洽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改革面临着继续深化发展却举步维艰的问题,教改理念与现实土壤水土不服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彰显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西方话语背景中展开的教学改革推进受阻。我国教学改革一直是在西方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话语背景中展开,这些引领世界教育潮流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观念,改
7、变着我们的行为。变革与求新常常相伴而行,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若以趋新为名拼命舍旧,甚至不顾国情和地方情境,则极易养成崇洋不化的痼疾,且陷入水土不服的泥沼,使改革难以推进。其一,教学改革无视文化制约性,难以获得深化发展。俗可教育教学理论都根植于并受制于某种文化传统,并具有这种文化传统所赋予的文化特性。⑴比如杜威、罗杰斯等〃学生中心"的教学理论就深刻反映出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然而,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西方理论和方法时,过于注重操作和形式化层面,而忽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价值和冲突,从而导致了理论上过度推论和实践中的种种不适应,致使改革难以获得深
8、化发展。[2]其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