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数学教案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数学教案

ID:35488753

大小:67.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数学教案_第1页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数学教案_第2页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数学教案_第3页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数学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二)-数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木•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不等式”一章的内容,是在学完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i步研究.本节内容具有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条件约束性等特点,所以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川数学的好素材二同时木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牛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目标1.知识F1标:理解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Z积的2倍的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及其儿何解释;掌握两个正数的算

2、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儿何平均数定理的证明及其儿何解释;掌握应用平均值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2.能力冃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用平均值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冇关的应用问题.难点:定理的使用条件,合理地应用平均值定理.关键:理解定理的约束条件,掌握化归的数学思想是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四)教材处理依据新大纲和新教材,本节分为二个课吋进行教学.第一课吋讲解不等式(两个实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Z积的2倍)和平均值定理及它们的儿何解释.掌握应用定理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第二课时讲解应用平均值定

3、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为了讲好平均值定理这节内容,在紧扣新教材的前提下,对例题作适当的调整,适当增加例题.二、教法分析(-)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乂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牛-学习,培养学牛的数学能力与创新能力,便学生能独立实现学习F1标.在探索结论吋,釆用发现法教学;在定理的应用及其条件的教学中采用归纳法;在训练部分,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进行.(二)教学手段根据木节知识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加教学容虽,利用计算机辅导教学.三、教学过程设计6.2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教师打出字幕

4、(捉出问题);2.纽织学牛讨论,并点评.(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字幕]某种商品分两次降价,降价的方案冇三种:方案「卩是第一次9折销售,第二次9+8再8折销伟;方案乙是第一次8折销代:,第二次再9折销伟;方案丙是两次都是2折销售•试问降价最少的方案是哪一种?[讨论]①设物价为十元,三种降价方案的销售物价分别是:方案甲:2x0.9x0.8=0.722(元);方案乙/x0.8x0.9=0.72z(元);9+8、ZX(O.1X)2=0.7225(方案丙:2(元).故降价最少的方案是丙.②若将问题变为第一次吕折销售,第二次力折

5、销售.显然可猜想冇不等(匕)2上必式2成立,即a>2ab,当a=b时,a+6=2ab设计意图:提出一•个商品降价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哪一种方案降价最少.学生对问题的背景较熟悉,可能感兴趣,从而达到说明学习本节知识的必要,激发学牛求知欲望,合理引出新课.(二)新课讲授【学试探索,建立新知】(教师活动)打出字幕(重要不等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讲解重要不等式的证明.点评有关问题.(学生活动)参与研究重耍不等式的证明,理解有关概念.[字幕]如果a>beR,那么a2^b2>2ab(当][仅当时取“二”号).证明:见课木[点评]①强调/+沪

6、=2必的充要条件是a-b②解釋“当且仅当”是充要条件的表达方式(“当”表示条件是充分的,“仅当”表示条件是必要的).③几何解释,如图。出2個[字幕]定理如果日,方是正数,那么2(当H.仅当a=b时取“二”号).证明:学生运用“2"”白己证明.[点评]?a+br—ra=匕O=①强调;2②解释“算术平均数”和“儿何平均数”的概念,并傲述它们之间的关系;②比较上述两个不等式的特征(强调它们的限制条件);④几何解释(见课本);@指出定理可推广为“刀个(">1刃)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干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设计意图:加深对重耍不等式的认识和理

7、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对比的数学思想,多方而思考问题的能力.【例题示范,学会应用】(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例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点拨止确运用定理,构建证题思路.(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完成问题的论证.[字幕]例题已知a,b,C,〃都是正数,求证:(必+加)3+加)24必加.[分析]①应用定理证明;②研究问题与定理之间的联系;③注意应用定理的条件和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见课本.设计意图:巩固对定理的理解,学会应用定理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课堂练习】(教师活动)打出字幕(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巡视学牛

8、解题情况,对正确的解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偏差给予纠正;请甲、乙两学生板演;点评练习解法.(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甲、动两位同学板演.[字幕]练习:C知兀〃部是正数,求证:322(1)x»;(2)(x+y)(*+b)(F+b)2^b.设计意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