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87214
大小:56.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练真功要聚焦语文课堂的真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练真功要聚焦语文课堂的真谛——源自"课内比教学”的反思2011年9月至12月,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不仅精心备课,积极参加“比教学”活动,而且挤出时间,听了四十节语文课。此次活动,引发我对语文课堂真谛的一些思考:一、"为谁教"强化主体意识,落实主体地位为谁教?毋庸置疑,当然是为学生而教!因为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学对象,是“课堂主人”。然而,本次“比教学”活动中,有一些语文教师是在为自己,或者说在为听课的同事、领导而教。为了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课前,她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于是,“
2、课堂教学”变成了“课堂表演”一一很多提问,学生想都不想即刻举手回答;对于教师的任何一个提问,不管多难,总有学生能回答,并且常常妙语连珠;学生朗读文段,无须教师指导,直接读得声情并茂。整节课看起来环环相扣,紧凑流畅,绝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但是课后反思:这样的展示课有多大价值呢?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成了课堂表演的道具,将学习视作演戏,没有独立思考和自主练习的机会,语文能力如何提高?对于教师自己而言,因为课堂太顺畅,没有“意外”发生,她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念“台词”,将事先备好的教学环节过一遍即可,可是,没有精彩的生成,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如何享受到语文课堂的幸福感?对于
3、听课教师而言,想学习执教者如何处理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生从“不会”到“会”,结果一听课,发现学牛没有疑问,所有的知识提前就会了,这样,她们花了40分钟时间来听课,收获却是微乎其微!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过,“课堂教学和舞台表演不同:前者,追求’真’,后者,追求’美’;前者,表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后者,展示小演员排练的结果。教学不是表演,不能变味,更不能异化。课堂上,要关注的始终是学生。”为学生而教,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角色一一自己是导师而不是讲师。耍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学习的天地,而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三语(导入语、过渡语、
4、小结语)尽量言简意赅,不喧宾夺主,不过多占用学牛宝贵的学习时间。为学生而教,教师要努力“突出学生,淡化自己”。其次,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一一既要关注优等生,又要注意中等生,更应重视后进生的学习。要引导每一个学牛想学、会学、乐学,引领每一类学生在原有程度上有所提高。再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体现“以生为本”一一变“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互相交流的时空,使其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二、“教什么”一一凭借语文手段,提高语文能力教
5、什么?当然是教语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课,即在课堂上教师借课本里的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事实上,本次“比教学”活动中,有不少语文教师是在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做例子教语文。课堂上,要么是音乐欣赏了一曲又一曲,图片贴了一张又一张,要么是教师逐字逐句分析,不厌其烦地讲解,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轮番轰炸,学生不闻“书声琅琅”,罕见“议论纷纷”。语文课堂失去了浓浓的语文味!既然是教语文,就要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即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完成字词句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要指出的是,精美绝伦的画面,惟妙惟肖的音响,并非真正的语文。教语文,教
6、师首先要树立“以读为本”观念。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也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牛充分地读,在读屮整体感知,在读屮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见,读书在阅读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耍的作用。教师要树立“以读为本”的观念,引导学生充分地读,采用范读、默读、齐读、比赛读、配乐读等形式多样地读,让课堂“书声琅琅”,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理解,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其次,教师要增强语言训练意识。语文教学是语言的学问,学习的直接对象是语言的形式,是语言本身,
7、离开了对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就无法真正学会语言。教师要有强烈的语言训练意识,精心选择练习题,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我认为语言训练耍做到以下几点:立足教材,体现目标性;精心设计,体现启发性;教师指导,体现层次性。总之,“在游泳屮学会游泳”,也就是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三、“怎样教”一一指导学生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怎样教?要授之以渔,在“教会”上下足功夫。叶圣陶先生有言,“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叶老讲的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我们有许多教师不是这样,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