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73394
大小:57.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汇总]王联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执教:王联铭教案背景:1、而向学生:小学四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一课时4、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了解周恩来的相关资料,并尝试解决预习屮的问题。(2)教师搜集租界、周恩来的相关资料图片,课件。教学课题:《为中华2崛起而读书》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的首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屮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屮华而读书。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过渡自
2、然,三个小故事生动细腻的再现了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再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课例。教学方法: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紧扣“屮华不振”这一贯穿故事始终、人物情感发展变化源点的载体关键词,引导学生读书品味,将读、议、悟、说、写、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伟人成长经丿力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回顾全文,理清文路1、上节课
3、,我们了解到课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现在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指名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为屮华之崛起而读书》。二、直奔重点,读中感悟1、周恩來立下一个什么志向?2、指名回答,理解“崛起”。3、讨论:周恩来的志向与其他同学的志向有什么不同?(1)指导生分小组讨论,组内交流。(2)班内汇报交流。(3)引读。(删繁就简,直奔重点,使学习目标明确集中,并通过朗读促使学生更清晰、深刻的感受到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胸怀民族。)三、探究原因,入境悟情1、这真是一个崇高远大、
4、坚定可贵的志向,是什么原因让年方十二的周恩来立下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志向呢?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扌舌他立志的原因?(屮华不振)(以“中华不振”这个关键词作藤,循序渐进探究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让学生在读文中理清周恩来的心路发展历程,为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奠定心理基础。)2、学习第一个故事,体会周恩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1)周恩来耳闻“屮华不振”后,产生了哪些疑惑?从文屮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2)指名汇报交流,出示句子,理解“租界地”,想想在中国的国土上出现不受屮国法
5、律管制的“国中之国”,说明了什么问题?(初上四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太远,因此,在本环节中,先帮助学生理解“租界地”,为学生架起读文悟情的桥梁,然后在情境中充分朗读,学生就能感受到此时的周恩来正处于立志的萌芽阶段——关注“中华不振”,对租界充满疑惑,想去弄个清楚明白。)3、学习第二个小故事,体会周恩来被触动的内心世界。(1)这一连串的疑惑找到答案了吗?让我们随着周恩來的脚步一起走进租界,请同学们默读七、八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在租界里,周恩来目睹了什么让他体会到“屮华
6、不振”?找出相关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找出描写这些场景的句了中的关键词,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2)深入情境,汇报交流:用批注阅读法品味重点词句,于情境中感受人物遭遇,体会人物情感。预设:A.租界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想象租界外的中国人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B.被洋人欺凌的妇女无处说理。在这个场景里,你看到了儿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词语首先跳入你的眼帘,深深刺痛了你的心?C.相机补白,传达感情。出示:那个衣衫襦褛的妇女向人们哭诉着:。”屮国巡警却这样的训斥妇女:“!”大个子洋人得意洋洋的对妇女说:“!”周围的同胞只能紧握着拳
7、头,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原文中只用六句话简单的描述了那个不幸妇女的遭遇及周围各类人的反应。此环节的补白说话,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不幸妇女的无助、巡警的为虎作佞、洋人的有恃无恐就是中华不振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补白中积极主动地丰富拓展了文本,又对“中华不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3)点明学法,感情朗读。(4)小结:这就是租界,一个洋人有恃无恐、中国人有理无处说的地方。补充租界的资料。(感性地体会人物感情,理性地明晰认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思想得到提升。4、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触摸人物精神高度。(1)从租界冋來以
8、后,周恩來常常独口沉思,他究竞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他在租界里看到的与修身课上的表现,请用你手中的笔写下来。(2)展示学生写的内容。(3)总结:租界里的这一幕让周恩来明口——国穷民弱受欺凌,国富民强长志气,所以他才会在为校长问到他吋,铿锵有力的冋答——(引读课题),这是他为Z奋斗的目标——(引读课题)(此处的小练笔,让学生推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