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70512
大小:59.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初级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我的第一本书【学习目标】1•通过课文,认识和了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3.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培一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重难点】1.重点: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2.难点: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学法指导】初中八年级下学期是孩子的知识水平提高的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阶段
2、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动。因此在进行《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思想渗透,抓住文章中渗透出的“情”来安排教学。其次,在学习文章的同吋,注重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学习写作的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知识链接】牛汉的眼睛我手抓着相机,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老人。他像春华逝去的老树一样,仍旧是精神矍镣。他说他一米九的大个子,是小吋候吃蚂蚁和吃柳树芽子吃的。他原名叫史成汉,取名牛汉,是因为母亲姓牛。各収一字,就成了为大家所熟悉的诗人牛汉。当然,或许还有他对土地的那种怀念吧。我看见他手臂的骨骼上鼓起很粗的血管,随”着他平稳的说
3、话,微微地颤动。我想,也许是苦难的经历使他掩藏起了那种诗性的激情,也许他这种不紧不慢的样子,正好说明他隐藏着更大更猛的火焰,总之他的这种样子,给我感到了一种厚重和质量。我留心地观察他的那双眼睛,在偶尔之间,它会向你射来深情的充满关爱的一瞥。以我在外奔波多年的经验,这样的老人,你可以放心的和他交谈。因为他身上散发的,已都是最为纯粹的人对人的爱和快乐了。他讲起他的父亲,一个革命者。爱音乐,尤其爱吹箫。他的诗歌幼苗,正是在父亲充满灵性的胡琴和箫的悠扬婉转声里生长起来的。他的父亲带着少年的他在月亮地里放风筝,风筝上挂着一只小灯笼。等风筝飞上透亮的天空时,那团火似乎比月光还
4、要美丽。老人用简单的词讲述着这些故事。此吋此刻,你似乎从这些简单的词语里感到了诗歌的奥秘,即除了眼前的现实之外,一个被所有诗人所追寻的另外一个空间,一个充满诗性的空间。为了这个,我慢慢进入了我的创作准备。在他简陋的房间里,我反复寻找想要的角度。拍了儿张之后,我本能地感觉没有到位。我问老人,你平常还去什么地方?他带我走出住所,进了另一间更狭窄的房间。在那个杂物拥挤的窗口,他站了下来。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忘了我的存在。只感觉他在遥望另外的什么事情。就在这一瞬间,我按下了快门。一个诗人的形象出來了。我喜欢这张照片,它写出了一个屮国诗人的沧桑,一种坚韧,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抑
5、或,还有属于诗人特有的那种心灵深处的一点点脆弱。通过这张肖像,你似乎也可以看到诗人向往天真和热爱光明的内心世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学生课前完成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噩(kd)似掺(chin)W(ji)背ffi(w3ng)读(2)解释下列词语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籍。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
6、书是什么?(请学生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己经记不清了,但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那么,他读的第一本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围绕着第一本书演绎的故事,在体味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本书的深刻含义。【自主学习】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在美妙的音乐一屮欣赏’《我的第一本书》的朗读,初步感知全文。2.默读课文,请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要求: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思考下列问题:(1)说说“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
7、。(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合作探究】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2.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特意地补述了他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蓝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什么“出息”?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交待?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这几十
8、年的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