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ID:35463721

大小:53.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_第1页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_第2页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_第3页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_第4页
资源描述: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彬县紫薇中学巧设问题激发兴趣“35・35”高效地理课堂中问题的设置彬县紫薇中学曹翔电话:13571095217随着我校"35-35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我校出现了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时间改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教学活动的可喜局面。下面就我个人在这次活动中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在这次教学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意识,只有学生动起来了,教学内容、知识点、基本教学技能就会被学生很轻松的掌握。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在多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摸索出,将教学内容“

2、巧设为若干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问题是基础,是根本,是着眼点,是着力点,是抓手,只有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细化为若干个问题,让同一个班上每一个学习小组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在成果展示时,学生就会同时掌握许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一个班七、八个学习小组。那么这一节教学内容也就基本完成了。一、课题问题化。这就要在每节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即大课题巧妙的设置为若干个大大小小,不同层次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预习提纲的一部分,但要比预习提纲更细,更具体,让学生预习的带着这些冃标、任务、小问题,他们就会明确这一节课自己要学会

3、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习就有了冃标,方向,学习就会有得放失。二、问题小组化。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小组的智慧是无穷的。每一节课每个学习小组代课老师都要分配给学生具体的小问题。各小组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每一个学生的口标任务是相同的。这样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保证了学生个体参与课堂活动的参与率高。同时,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递度,层次,即我们把问题分成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样?等三类问题。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第一类“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基础知识,知识点一类的问题,从教学效果上要达到75%左右;第二类是探究

4、性的问题,即“为什么?”的问题,教学效果要达到15%左右;第三类是“怎么样”?联系现实生活,生产的实践问题,效果要达到10%左右。这样才比较合理,既能面向大多数学生,也能给学习优秀的学生留有发展的空间。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长足发展。第三、小组合作探究化。在课堂上每一个学习小组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在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在小组长的主持下,民主讨论合作探究,争论。最后达成共识,由一名组员展示成果。这既体现了教学的三个口标。口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求,又完成了五个指环,学生个体的参与度,兴

5、奋度,日标达成度等。第四、问题设置要适量化、层次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问题要适量,问题的数量不能太少、或太多,太少学生吃不饱,太多学生消化不了。每小组1—2个大问题教给学生探究合作。这样在教学中就会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问题)有人干的学习气氛。学生学习就做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眼前,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难到易,从乏味到兴趣盎然。使学生学习做到“老虎吃天有处下爪”。总之,“课题问题化”是教育科研活动(问题就是课题)的逆向思维,是教学活动,深入浅出,有难到易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扎根于教学实践的沃土中,不断发现,勇于探索,

6、就能找到切合口己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梅花香自苦寒來,宝剑锋从磨砺出”,让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