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44557
大小:7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培养江苏省吁目台县第三中学张召永E-mail:zz88889210@l63.com黑格尔在他的《美学》全书的序论中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出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屮他看出他活动的结果”。这里的“他看出他活动的结果”就是一种“成就感”。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一节中指出……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那么,什么是成就感呢?成就感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
2、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也就是说,当人们在学习上或工作屮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产生的满足感。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促使人们再次去获得成功。这一过程如下图所示:成就感成功<>可见,对成就感加以培养会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同学,原来成绩一般,一次,在课堂探究活动中,他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看法,我当众表扬了他,受此激发,后來政治成绩直线上升,政治成绩的提高又带动了其他学科,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
3、。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呢?一、对学生学习提出恰当的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方向,就没有教育。”但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恰当。子路和冉有两人先后问孔子相同的问题,可是孔子作了不同的回答,孔子的学生见了很奇怪,问孔子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意思说,因为冉有平日胆小怕事,所以就鼓励他积极去做;而子路过于胆大莽撞,则要求分慎重一点,与父兄商量好再去做。今天的教育学及心理学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在教学中应根据屮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别制定岀分
4、年级(阶段)、分层次的计划,提出具体要求,增强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产生成就感。比如,低年级学生容易接受直观、具体、生动的问题,而随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增强以及思考力的不提高,到了高年级,则喜欢接受有一定难度、逻辑性强、有启发性的问题。所以,问题设置必须考虑这些。对好屮差生的要求也应不一样,老师应设置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写政治小论文,对于写作功底好的同学,要求他们从理论、立意、部局上有一定高度;屮等生要求达到写作的一般要求;差生则要求在某一方面有进步。二、引导和帮助学生
5、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从而很少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乐趣,尝不到学习的甜头。而口,由于问题失败,得到的多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遇,久而久Z,这总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取得一点成绩,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尝到还能“成功”,这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其实,优生也需要不断获得成功,否则,会没有成就感,使其学习兴趣低落。正如盖兹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成功是复杂的,伴随着教学的整个过程。
6、有知识上的帮助,学习方法上的帮助,思想上的帮助等。这里试举一例。有些同学反映:政治课听得懂,但就是记不住。根据这一情况,我给学生分析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找到遗忘规律,要求同学们及时复习。同时,我还介绍了一些记忆的方法,诸如浓缩法、形彖记忆法等,通过这些帮助,收效显著。三、给予以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有人试验:把学生分成四组练习,受到表扬鼓励的一组成绩进步最显著;受训斥批评的效果次之;忽视的小组(只旁听别的组受表扬或训斥)为第三;控制组(即单独练习,不给予任何评价)为第四。这说明了正确的评价,特别
7、是表扬鼓励的作用。包括鼓励和表扬在内的评价,有来自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老师的学生之间的。其屮,老师的评价起主要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对学生学习的“成就”给予充分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做好评价工作。如评定“三好学生”,对学习竞赛的奖励,树立学习榜样,对学生学习上的闪光的表扬等。四、创设多种条件,开辟多种途径,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多“成就”的机会,实现成就感的迁移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利用学生的其他活动的成功,使
8、Z与学习发生联系,把这种活动的“成就感”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需要。例如,有位学生对对学习文化课没有兴趣,但足球踢得很出色。班主任王老师利用其在足球上的“成就”,通过询问他有关足球的发展历史,踢球时人体活动状况等方面的问题,引导他既爱踢足球,又把兴趣转移到了学习上來,使他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成就”机会,可以开展广泛深入的课外探究活动。如成立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集邮、科技、写作等),广泛的社会活动(参观、访问、调查、文艺演出等),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同时,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