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民版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原卷版)

精品解析:人民版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原卷版)

ID:35436064

大小:60.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4

精品解析:人民版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原卷版)_第1页
精品解析:人民版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原卷版)_第2页
精品解析:人民版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原卷版)_第3页
精品解析:人民版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原卷版)_第4页
精品解析:人民版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原卷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人民版2018年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1・2汉代儒学1.有学者认为,儒学从只是先秦诸子Z学的一支到进入王权的视野并形成独霸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儒学的法家化”,为了佐证这一观点,该学者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C.“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2.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佛教更

2、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屮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C.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3.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A.郡国并行B.独尊儒术C.察举取士D.士族兴起4.秦代始创传国玉玺。东汉学者蔡邕说:“玺者,卬也。印者,信也。

3、”东晋皇帝南渡时,儿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被嘲讽为“白板天子”。这反映出A.秦代传国玉玺的价值贵重B.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C.宗法观念强调嫡长子继承D.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1.钱穆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次由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之新局面,公卿朝士,名儒辈出。”材料所述的“转变”A.源于汉初“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B.开启建立官僚政治体制Z先河C.促使察举征召等选官制度的产生D.奠定儒学“独尊”的政治基础2.《论语•学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II格。”材料体现的孔子主张有①天人感应②

4、徳治③以礼治国④以法治国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公元65年)冬十月,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颁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永览前戒,悚然兢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汉朝统治者所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C.汉朝统治者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D.汉朝统治者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8•“奉天承运,皇帝诏口”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

5、现应该是在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唐朝9.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宗族利益受到保护9.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岀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屮错误的一项是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C.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佛教思想丰富儒学D.新儒学主张仁政爱民10.《汉书•循吏传》

6、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錨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出(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11.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

7、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A.兼爱B.以礼入法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12.《春秋繁露》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眼,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这一学说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9.史家指出,屮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屮国版图之确立,二为屮国

8、民族Z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10.“西汉皇帝诏令和廷议中多次称引儒家理论,司法过程中以《春秋》义例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