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

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

ID:35433604

大小:57.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_第1页
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_第2页
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_第3页
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_第4页
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计算教学的灵活处理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题口的训练达到教学口标,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而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地开展自主学习,力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计算教学屮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但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减少了很多必要的练习,导致课改初期学生计算的能力不如以前娴熟。那么,计算教学中应该如何扎实而不失灵活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经过几年的摸索,我对计算教学有了一点体会,下面我来谈谈对计算教学中的六个关系的灵活处理。一、内容与情境的关系数学情境创设是指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2、进行探索,将实际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现实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体验到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使数学计算与知识应用融为一体。我们在充分认识情境在计算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如我在教学“口算乘法”时,先岀示课本情境图,再出示游乐项目表。问:大家可找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玩7次碰碰车要多少元?7X2=14(元)。生2:玩9次旋转木马要几元?9X3=27(元)……(有了上面两个同学的问题提示,接下来提出的都是清一

3、色的“玩几次要几元”的问题,而玩的次数都没超过10)学生陷入框框中,跳不出来,结果影响到整堂课目标的达成。于是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我对教案进行了调整:先让学生口算几道题。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來了几道题,(出示:20X4二200X4=2000X4=)观察这些题有什么特点?生1:都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生2:都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同样的课题,抛弃书屮的主题图,采用了从表内乘法引入新课的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屮到计算方法的探究活动中,使下面的练习时间得到了保障。计算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让学生感受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外,更

4、多地应服务于计算教学的教学内容,服务于计算教学的目标,有利于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否则只能成为课堂的摆设。教师应全面审视计算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既讲究情境创设的丰富多样,又重视内在的数学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创设在计算教学中的意义和功效,进而改进、优化计算教学。二、算法与算理的关系课改前,有些教师认为,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掌握计算方法,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不必再费工夫去理解算理,对算理教学一带而过。殊不知,理解算理和抽彖算法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算理是指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它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

5、论知识,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算法是实施四则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算法使算理具体化。如果说我们强调算理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算的话,那么算法是指导学生怎么样去算的问题、在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按照法则进行计算并不难,因为学生在大量简单模仿和机械套用后就能算出正确的结果,但这仅仅是教会了学生计算而没有形成运算。所谓运算,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就是指内化了的、可逆的、组成系统的(结构)且具有守恒的动作:因而,我们在计算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建立“运算”意识,自主发现计算法则,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一一形

6、象思维一一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X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3个24得72,所乘的积应与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得240(也可

7、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三、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屮的鼓励算法多样化的理解有偏差,结杲在教学过程中跨越了算法多样化和学生学习的群众化,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例如,一位教师在以“26+35”为例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引导学生探究出计算“26+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