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19910
大小:90.5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4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七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中职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7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教学冃标:♦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主耍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的诊断;常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复合肥料的种类、特点及施用方法。♦理解: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原理;主要营养元索在土壤屮状况;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常见植物缺乏症状。♦学会:土壤速效N、P、K含量的测定;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教学时数:14学时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0学吋、技能训练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索教学重点:♦植物必需营养元索的种类及一般生理作用。♦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N、P、K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诊断。♦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施肥量的计算。
2、教学难点:♦主要营养元索缺乏症的诊断。♦配方施肥基本方法及施肥量的计算。一、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1.概念碳、氢、氧、氮为能量元素或气态元素。燃烧后残留下来的主要是磷、钾、钙、镁、硫、铁、镒、锌、铜、硼、氯、硅、钠、硒、铝等为矿质元素或灰分元素。其中只有十几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称为必需营养元素。2.判断标准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应符合三条标准:①对所冇植物完成其生活周期必不可少的;②其功能不能由具他元索代替,缺乏时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③对植物起直接营养作用。3.种类碳(C)、氢(H)、氧(0)、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氯(C
3、1)、铁(Fe)、镒(Mn)、硼(B)、锌(Zn)、铜(Cu)、钳(Mo)。4.类型碳、氢、氧、氮、磷、钾等为大量元素;铁、硼、镭、铜、锌、钳、氯、银等为微量元索;镁、钙、硫等为中量元素。氮、磷、钾等为“肥料三要素”。(二)植物矿质营养吸收原理1.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植物対必需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形态必需营养元素碳氧氮磷钾吸收利用形态C0-2H.00,,H20NH;,NO:;H2P04',H2PO产K*必需营养元素钙镁硫氯铁猛吸收利用形态Ca2*Mg2'so产cr厂3+厂2*re,reMn2必需营养元素硼锌铜ffl吸收利用形态B0?,Zn2+八2+Q+Cu,CuMoO产1.植物根部营养(1)土壤中养
4、分向根表迁移三种途径:截获、质流和扩散,具屮质流和扩散是主要形式。一般土壤屮移动性人的离了屮NO八Ca2Mg2'等主要通过质流迁移到根表;一般土壤中移动性小的离子如H2P0iKZn2C屮等以扩散移动为主。(2)植物根系对养分吸收的途径土壤中养分迁移到根表后,一般通过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进入根系被植物吸收。2.植物的根外营养叶部营养特点:①肓接供应养分,减少土壤养分同定;②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作物营养盂要;③叶部营养能影响植物代谢活动;④叶部营养是经济冇效施用微量元索肥料和补施大量元素肥料的手段。使用技术:①喷肥时可加少量“湿润剂”或适当加大溶液浓度,并尽量喷施叶的背面;②最好在卜•午四
5、时以后无风晴大喷施;③对于磷、铜、铁、钙等移动性差的元索,要喷在新叶上,并适当增加喷施次数;④喷施阳离了时,溶液应调至微碱性;喷施阴离了则调至弱酸性,以有利于叶片对养分吸收;⑤尽量选择植物吸收快的物质(如尿素)进行叶而喷施。(三)植物养分离子间的相互关系1.描抗作用-种养分的存在抑制植物対另一种养分的吸收,如Ca与Mg、K与Fe、P与Zn及P、N与C1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2.协合作用一种离了的存在帮助和促进植物对其他离了的吸收或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如P与K、N与P、N与K都表现出相互促进的作用。二、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主要营养元索的主要牛理作用元素主要生理作用氮(N)氮是蛋白质和核酸
6、的主要成分;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酚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氮是植物体内许多维生素、激素等成分,调控植物的生命活动。磷(P)磷是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索、磷酸腺昔和许多酶的成分;影响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糖的转化•积累;磷能提高植物抗寒、抗旱等抗逆性。钾(K)是梢物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叶绿索合成;促进植物体内糖类、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与运转;钾能维持细胞膨压,促进植物生长;钾能增强植物抗寒、抗旱、抗高温、抗病、抗盐、抗倒伏等能力,提高植物抗逆性。钙(Ca)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元素,参与形成细胞壁:能稳定生物膜的结构,调节膜的渗透性;能促进细胞伸长,对细胞代谢起
7、调节作用;能调节养分离了的生理平衡,消除某些离了毒害作用。镁(Mg)是叶绿索的组成成分,并参与光合磷酸化和磷酸化作川;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参与脂肪、蛋口质和核酸代谢;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硫(S)是含硫氨基酸的成分;参与合成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一些酶的活化,提高酶的活性;与叶绿素形成有关;合成植物体内挥发性含硫物质,如大蒜油等。铁(Fe)铁是许多酶和蛋白质组分,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