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ID:35401278

大小:76.5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24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6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2月1日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吕氏春秋》载:“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伐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百姓)利莫厚焉。”此观点直接反驳的是:A.老子的''无为”思想B.墨子的“非攻”思想C.荀子的“王道”思想D.孟子的“仁政”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中是说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不是反驳老子的“无为”思想,也不是反驳荀子的“王道”思想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故A、C、D

2、错误;材料屮是说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是反驳墨子的“非攻”思想,故C正确。【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攻无道而伐不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2.汉代儒学家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其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这一观点:A.体现了君主专制源于原始宗教权威B.继承了汉以前传统文化的精髄C.说明了儒家以探讨天人关系为目的D.迎合了汉武帝强化君权的需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体现上天设立君主的意志与原始宗教无关,故A项错

3、误;材料意思是:天立君主,是为了老百姓,因此君主实行徳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上天就会奖赏君主,如果君主对百姓实行暴政,上天就会惩罚,这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故B项止确;材料强调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君主耍服务于民,故C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君主耍实行德政,是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滥用,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汉代儒学•特点1.《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但汉唐儒家崇奉的是《诗》、《书》等“五经”,《论语》并不在其中,直到北宋中期以后才把《论语》和《孟子》、《大学》、《屮庸》列为“四书”,并抬髙至“五经”之前,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汉唐儒学

4、与孔子思想背离B.科举取士制度的逐渐僵化C.现实需要借助于儒学原典D.理学已开始成为统治思想【答案】C【解析】“JOIJ北宋中期以后才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列为“四书”,并抬高至“五经”之前”表明现实需要借助于儒学原典,故选C;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战国时期,荀子宣扬“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南面而听天下,生民制属莫不振动服从以化顺Z”O庄子也主张“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这反映了当时:A.道家放弃了无为主张B.重建社会秩序的诉求C.君主专制成社会共识D.儒家与道家

5、趋于合一【答案】B【解析】庄子认为,遥远的古代君主统治天下,好像什么都没做,一切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这还是无为的思想,故A错误;战国吋期,无论荀子还是庄子,都提出了治国的理念,其目的都是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故B正确;君主专制属于法家思想,更不可能成社会共识,故C错课;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思想,这与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不符,故D错误。3.董仲舒将人的资质分为三等,指出“圣人”不经教化便可从善,“斗筲”之人天生性恶,虽经教化亦不能为善,占多数的“中民”须经教化后方可为善。这一学说:A.实现了儒学发展的思辨化B.说明应徳治为先且刑罚为主C.迎合了汉

6、初无为而治政策A.为九品中正制提供思想借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圣人”不经教化便可从善,“斗筲”之人天生性恶,虽经教化亦不能为善,占多数的“中民”须经教化后方可为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学说将人的资质分为三等,为以后的九品屮正制提供思想借鉴,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儒学发展的思辨化,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应德治为先且刑罚为主,故B排除。汉初无为而治政策属于道家思想,不是萤仲舒思想,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名师点睛】九品中正制将人的资质分为不同等级,限制了人才的出仕,汉末与晋末的衰颓

7、也一定程度上与人才选拔制度有关,而且无论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他们都造成了官僚小集体,士族代代相传的后果,为官僚腐败无能提供了途径,更能造成地方割据,诸侯征伐不休,引起国家分裂。1.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

8、但这些思想……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处于明朝灭亡吋期,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