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

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

ID:35383709

大小:55.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_第1页
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_第2页
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_第3页
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_第4页
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家文化期末论文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白彦泽文传120220126202浅谈道家宇宙观以淮南子和王弼对道学的继承白彦泽20126202刖S自老子阐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以来,道家宇宙论一直以生成论为主流发展。战国中后期的稷下学派和四汉前期的淮南学派都以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为基础,以阴阳、天人和气等内容对道家宇宙生成论加以补充,使得道家在汉代形成全面、系统的宇宙生成论体系。此后,道家宇宙主成论一方面被正统儒家吸收,塑造了汉代儒者的天道观;另一方面又朝向民间发展,融合方术和神学,为早期道教的宇宙观奠定

2、基础。老了的宇宙论道家之祖为老子,老子的宇宙论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他阐释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另一方面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具有鲜明的宇宙生成论倾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则是“道生万物”的引申德”是“道”在万物中的具体显现。“德畜之”意味着“道”生成万物后并未消亡,而是以细化到物的发展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永恒存在。从这些来看,老子的“道”虽然不可见闻、不可名说,但仍然是实体,是万物生成的

3、基础,而非纯粹的概念。老子的宇宙论深刻影响了此后各流派道家思想家的宇宙论思想。文子作为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延续了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并对“一”和“气”做了更多解释,使得道家气论得以初步发展。战国后期,稷下学派成为道家学派的思想高地,以尹文、宋钮为代表的思想家进一步对道家宇宙生成论做出了补充。在《管子》一书中,“六气”学说被引入道家宇宙生成论体系之中。《管子》以“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变换解释“三生万物”的过程,这使得道家气论生成论成为更为完整的全新的道家宇宙论体系。道家在西汉初期进入全面繁荣时期,黄老学派继承了战国时期道家的

4、思想成果,并为道家思想融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而《淮南子》则是西汉初期黄老学派的集大成之作。《淮南子》作为一个丰富翔实的“白科全书”,包含了较为完备的宇宙论体系。其中,《淮南子•天文训》中的两段论述是最具代表性: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属属,故曰大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淮南子的继承《淮南子》一

5、方面继承老子宇宙生成论的基本观点,对老子的观点加以进一步阐释;另一方面又继承战国道家的气论,对以气为载体的宇宙生成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淮南子》提到了“道始于虚廓”,这区别于以往的道家宇宙论。《淮南子》默认了“道”是有开端的,而不是恒久的、没有起源的,这解答了“道”是否有起源的问题。但“道始于虚廓”并不意味着“虚廓主道”。“虚廓”只是对一个没有“气”存在的环境的描述。《淮南子》的宇宙生成论是一种具体的、有序的宇宙生成论,克服了先秦气论表述含糊、陷入循环的弊病。道家在汉魏之际已经发展出多种完整自洽的宇宙生成论体系,尤以元气论

6、最为盛行,被老学、经学和早期道教的诸多学者吸收,成为多个思想流派共同的宇宙论基础。但元气论无论是作为经学还是作为道教的宇宙论基础,一旦被用来解释日常事物,都会不可避免的与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谶纬神学挂钩,走向神秘化和教条化,这显然背离了老子以“道”为本原的初衷。这种对天命和人伦的判定方法制造了诸多荒诞的谬误,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神学的弊病在汉魏之际愈加彰显,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背后的宇宙论体系。这时有两种道路供士人们选择,一种是继承宇宙生成论主张,合理地解释旧宇宙论不符合现实之处;另一种则是放弃宇宙生成论,开辟一条全新的理论道路

7、。土弼的理论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正始玄风”悄然兴起,溯源《老子》、《庄子》和《周易》,树立了全新的思想流派。”其中王弼博览经书,一改两汉经学繁琐、神秘的解释套路,以简洁、自由的语言注释经典,提出了诸多具有创见性的思想。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他的本体论可以说是道家发展史上首次完整意义上的本体论建构。“以无为本”一般被认为是王弼本体论思想的核心。追根溯源来说,王弼提出“以无为本”是受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启发。实际上,虽然此句具有本体论的倾向,但老子并没有把“无”直接看作本体,而只是将“无”在逻辑上作为“

8、有”发生的必要条件。然而,王弼却对此赋予了完全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王弼这样的解释意味着“无”是作为本体的存在,“无”的本体性已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