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80298
大小:98.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江苏省镇江市八年级语文下册16孔乙己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孔乙己课题孔乙己第_1_课时总第课时1、了解文章背景,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2、掌握文屮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3、把握文章主旨,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班级检测忖标学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2、把握文章主旨,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学习过程学生纠错(二次备课)一、课前导学1.走近作者:本文作者,笔名是,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0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2.了解小说:小说三要素是:-3.给下列加粗的字注咅。附和()不屑()置辩咸亨
2、()酒店孱;()水拭()踱()进阔绰()颓()唐不安哄()笑间()或着()了慌打折()腿4、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所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0出版的《新青年》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鲁迅曾说,这篇小说是“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3、。关于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二、课堂助学(一)导入新课(二)默一默1、恩格斯说,小说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屮的典型人物”。《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总体思路就是:由典型的环境(咸亨酒店)起笔
4、,写到典型人物(孔乙己)齐读课文1-3段,思考:孔乙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坏境里?(根据作者对酒店大概情况的介绍加以概括,在书上做批注)教师示例:酒店的格局一一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一一时间:清末(学生独立思考,做批注2分钟)归纳:2、走近孔乙己(4-9)(1)快速地朗读课文4—9段,思考:作者介绍了孔乙己的哪四个生活片段,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通过这四个生活片段的描写,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呢?再读课文,找岀文屮对孔乙己进行描写的语句并加以分析。(提示: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
5、、动作描写加以分析。)(3)对孔乙己形彖的刻画,作者除了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进行直接的描写以外,还通过前后的对比來突出孔乙己的悲剧形象。自由地朗读11段,找出文中对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并和第一次的出场作比较,看看有怎样的变化。教师总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问题探究1、当时社会人与人之1'可的关系怎样?(提示:抓住酒客、掌柜、“我”、丁举人以及小孩子对孔乙己的态度分析。)2、孔乙己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一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是否矛盾?
6、为什么?课后巩固阅读刘云龙的《孔乙己那件脱不下的长衫》,回答问题。①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脫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闲惑。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
7、名牌服饰的里血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脫不下的无形的“长衫•”O③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④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界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I口的“长衫”,做一
8、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耍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①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