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ID:35357878

大小:58.3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3

动手操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动手操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动手操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动手操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动手操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手操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手操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马和小学尤利华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一论述,阐明了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是思维的起点。课改以来,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操做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催生智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操作活动中容易出现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的现象,这些现象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那么怎样提高操做活动的有效性,让操做活动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一、精心设计操作活动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活动中操作什么?为什么操作?这些都有待于教师精心合理地设计操作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教师在备课时,…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才能在忠于教材和尊重教材的前提下,从突岀重点突破难点考虑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有趣、有效。(二)深挖操作材料的价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

3、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价值,让它最大限度的为发展学生思维服务。例如:在教学第一册《找规律》时,两位教师都让学生准备了学具盒,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摆出圆、正方形、三角形,再摆圆、正方形、角形猜猜看下一个图形该摆什么?”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操作完了,也很快说出了下一个该摆圆形并找出了图形排列的规律。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你能通过动手操作,把手中的圆、正方形、三角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摆出来吗”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摆出了有

4、规律的图形,但学生的答案因排列顺序不同就有好几种。教师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1种图形的颜色,从而由形状排列的规律找出颜色变化的规律。同一个环节,同一种教具,但是课堂效果却大不相同。可见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优化,充分发挥材料作用,使动手操作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二、准确把握操作的时机。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只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动手的时机要根据教材,学牛•的学习需要,从实际知识形成前、知识形成中、知识形成后三个阶段灵活把握。(一)、知识形成前的动手操作。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

5、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在学习之初要先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如教学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认识了面积的概念后,对统一的面积单位的理解,教师为学生准备好了圆、长方形、正方形学具,要求学生从三种不同形状的学具中选岀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学具摆一摆,量一量,比较岀两个大小相近的长方形的面积谁大。学生边动脑思考,边自市摆。通过不同的尝试,选出了正方形最合适,再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不但要选正方形还要统一正方形的大小。从而引出面积单位的概念就是是统一规定好的正方形的大小。由于面积单位的概念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有丰富的感知和表象做基础,面积单位的概念的行成就水到渠成。(二)、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

6、手操作所谓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就是指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困难,这时就需要动手操作来帮助解决,如第一册《11〜20各数的认识》在学生数出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后,怎样让学生知道这些数是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此时教师板书“13”,要求学生“拿出小棒数出13根,想一想怎样摆,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3根小棒?”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思考,有摆2个五,3个一的,也有摆出一个十,3个一的。教师都给予肯定,然后选出第二种方法引导学生把摆好的1个十捆成一捆,一捆就是1个十,再添上3个一现在一眼就看出是13根小棒了。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到了1个十是多少,更加深了对13的组

7、成(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的理解和认识,亲历了知识的形成,顺利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一动手实践中学生们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三)、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学习活动过程需经历两次飞跃,实践到抽象是笫一次飞跃,抽象回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获得知识后,还需让学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既可达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知识形成后的动手操作实践。如学了“米”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