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36763
大小:63.7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3
《明德初中研究报告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德初中关于小升初教育教学衔接问题专题研究报告IlTr课题的提出:我们经常在社会上听到一些家长议论,孩子在小学时成绩一直很好,到了初中就掉下来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忽视中小学教育衔接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从小学升入初中,无论是学习环境、学习课程、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学习习惯,还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方法,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提前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使他们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等就显得非常重要。今年5月份,临沈县教体局为使我县教育再上新台阶,进一步从管理、教学、习惯等方面实现小学向初中的
2、顺利衔接和过渡,安排我校作为其中一个牵头单位,联系实验一校、西街小学、漫洼初中,进行调研,专题研究小升初过程中的顺利高效的衔接问题。二、课题研究过程首先,成立以万永奎校长为总负责的组织机构,制定我校“关于小升初、初升高教育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专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将课题研究分解成“1+9”(即整体衔接教育和九个分学科衔接教育)的小课题研究任务,并分解到教研室和各个学科备课组,以备课组长为第一责任人,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进行研究。第二,建立交流机制,我们和漫洼初中、实验一小、西校和部分农村中小学建立了小升初联席交流沟通机制,组织教师、家长座谈会和学生教师问卷调查,全面、深入的了解小学、初中的“教”
3、的异同,了解学生“学”的特点,掌握小学初中各学科教材知识点的具体变化,找准切入点。第三,进行跟踪调查。从几个学校分别选取七、八年级的学生,用抽样的方式,对其德智进行追踪调查,再组织分析、剖析、归纳、整理,从中发现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而为研究提供全面、准确的资料和依据。第四,“实行拿来主义”。组织课题组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文献资料,女m“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中小学各科教材”等。通过以上途径,了解我县小学、初中各学段的现状,衔接过渡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三、中小学教育衔接中的现状及问题(一)从使用教材看,其问题主要有:教材版本不统一,知识难以形成一个系统。
4、如英语,小学课本采用陕西旅游出版社的,初中课本则采用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再如语文和数学,小学采用北师大版的,初中采用人教版的。教材版本不统一,导致教学内容衔接不流畅,重难点侧重不同,有些内容反复出现,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有些重点内容小学初中都一带而过,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甚至有些数学知识小学没学,而初中要用,何谈运用!(二)从学生年龄成长的阶段来说,人生十二三岁,正好由小学升入初中,不论从身高还是心理,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小学时个子还小,单纯幼稚,但到初中后,个子很快长高,心理很快趋于成熟复杂,有小大人的感觉,所以,有很多事初步有独立思想。家长只拉扯自己的这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如注
5、意不到这些变化,就容易让孩子钻空子。(三)家长的素质差异很大,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对学校老师的配合差异就很大。农村受教育较低的家长,普遍对孩子只管吃穿,不管学习思想;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尤其是老师,普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在小学还小,这种差异不明显,但到初中,这种差异就很明显,影响就会很大。(四)中小学教育要求的转变跨度较大,造成一部分学生不适应。小学教育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素质教育落实比较充分,但同时也存在着强调简单背记和机械训练,忽视行为习惯培养、能力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等现象。中学教育在中考的沉重压力下,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素质教育未能充分落实,存在着较严重的偏重应试、忽视学生能力
6、培养的倾向。从而使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一开始就跟不上要求,出现了掉队的现象。(五)中小学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知识内容跨度大,教育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差异显著,小学开设的科目少,每门课内容少,重复的遍数多,这遍没听下,下遍就听下了。而初中各学科的知识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和严密性,且开设的科目多,每门课的内容多,重复少,用小学听课的方法已经不适应。进入初中的学生,最大弱点就是听了就忘或是注意力不集中,识记的意识较差。初一年级学习的科目又增多了、学习内容增多了、学习难度加大了,同时学习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造成一部分同学不适应,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出现力不从心、学习信心不足、成绩下滑的问
7、题。(六)小学生大多离学校近,在家里住,初中大多在乡镇中心和城区,离家远,住校生增多了,而习惯于家长全面管理的小学生,上初中一下子要独立生活,往往出现生活不能自理,思想不能自我约束的现象。(七)中小学教育衔接研究少,特别是初中,没有主动与小学衔接沟通少。不了解中小学要求的不一致性,增加了学生适应的难度。(A)农村和城区的教学资源差异大。城区学校普遍硬件设施齐全,专业老师齐备,课程开设足,第二课堂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