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36196
大小:56.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3
《孔子的政治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孔了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德政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核心也是仁礼的范畴,最重要的是孔子希望用道德的政治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关键词:仁礼徳政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为政以德”,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了,我觉得孔了思想总结起來具体的办法冇三种。一、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要严于律己。“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
2、的〃君了〃,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会上行下效,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为政者首先是要道德高尚,必须〃以德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孔子用天彖比喻政治生活,领导者如果实行徳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在这里孔了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孔子就是用道德来感染众人的
3、,因此,孔子虽然没有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领导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拥冇权力的领导者也能像他一样,通过高尚的道德來感染民众。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除了上述这些品徳以外,从政者还必须勤勉忠诚,言行一致,举止端庄。孔了曰「居Z无倦,行Z以忠「(《颜渊》)〃先Z劳込”,“无倦〃(《了路》)。也就是说在位不松弛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要带头、勤勉
4、,办事不要松懈。从政者必须温良恭俭让。陈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Z。〃(《学而》)也就是说孔了來到一国就一定会知道这里的政事,就是因为先生冇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五种美德。同时还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子夏当了莒父的县长,向孔子请教怎样理政。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即要求人们处理政务不要图快,贪图眼前利益,图快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贪图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而应眼光放远,依次而进。另外,孔了还认为在处理
5、政务吋应当慎重,要深入实际,多听多见,了解实情,以免犯错误。即所谓"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二、治国的正确方略一一“以德治国〃。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冇耻且格。〃(《为政》)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一一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核心的〃德治〃。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I佃〃徳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
6、民众有知耻Z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口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徳治思想2、讲究信用,爱护人民。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冋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孔子认为〃信〃是治国的最
7、基本的因素,是高于经济和军事的,他这番话说明了”取信于民〃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性。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即治理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认真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取信于民。同时还要节省俭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只有这这样才能处理好君主与人民的关系。3、富民,教民孔子认为,如果人民在经济上得到富足,就会追求安逸的生活,而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欲望,更要有精神上的提高,这也是领导者进行〃徳治〃的一个重要方而,所以必须对民众推行教化政策。冉冇曾经陪着老师孔子到卫国去,孔
8、了说:"庶矣哉!〃冉有问老师:〃既庶矣,又何加焉?〃孔了说:〃富Z。〃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子路》)这章就是讲,民众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之后,就要进行孔子所谓的〃教〃,即教化,使民众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