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手法判断有误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校解析Word版

高考专题--手法判断有误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校解析Word版

ID:35321101

大小:344.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3

高考专题--手法判断有误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高考专题--手法判断有误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高考专题--手法判断有误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高考专题--手法判断有误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高考专题--手法判断有误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手法判断有误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考点突破l手法判断失误,效果分析不准【典例示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杜甫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①。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座对贤人酒②,门听长者车。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③。【注】①太虚:天空。②贤人酒:浊酒。古人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③阶除:台阶。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题目表明诗歌包括两个内容:对雨抒发自己的情怀和邀请许主簿前来。B.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泰山上涌起山峰一样的云层;无边无际,遮满天空。C.颈联写诗人摆好浊酒,侧耳倾听朋友车马到来的声音,表现对朋友到来的企盼

2、之情。D.颈联中诗人称请朋友喝的酒为“贤人酒”,暗含着对朋友的赞赏之情。突破方法:①注意结合诗句准确判断手法;【明确有无手法、何种手法】②了解相近手法的区别,细心体察、辨析。③关注选项中的手法判定术语,还需注意手法效果与用意的分析是否准确。【例题精练】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彭门用兵后经汴路·其二吴融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独上寒城正愁绝,戍鼙惊起雁行行。【注】晚唐文德元年,朝廷派韦昭度招讨西蜀,昭度辟作者为掌书记同赴任,韦昭度讨蜀无功,复受王建胁迫而返京,作者亦出

3、川,并沿隋修筑的汴河回浙江绍兴家园,诗人目睹西川兵灾,一路东来,又见中原一带惨状,感慨万端,写下一组七律,本诗为第二首。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两项是()()A.起句中的“风物”指隋堤这个地方特有的风俗,而“凄凉”一词则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领起全篇。B.“堤下仍多旧战场”承首句而来,写堤下,以“旧战场”点出了凄凉之状。C.“金镞有苔人拾得”写在昔日的战场上,人们还能拾到已生锈长了青苔的箭头,暗扣“旧战场”。D.颈联两句通过秋声、河声等听觉和野色、日色等视觉的描写,充分展现了隋堤四周荒凉的景象。E.“戍鼙惊起雁行行”一句直抒胸臆,暗示了

4、今日烽火又起,并点出了诗人“愁绝”的原因。【答案】1.AE【解析】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秋夜二首(其一)[宋]孔文仲①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②。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③。[注] 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罢官。此诗写于被罢官后。②苍鹯(zhān):一种猛禽。羽翰:翅膀。③汍澜:流泪的样子。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诘问夜晚为何如此漫长,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强烈表达出内心之愁绪。B.首联以季节、时间和居所的环境来作衬托,突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

5、以及孤寂的心绪。C.“雨声冲梦断”承“孤枕夜何永”而来,极写诗人夜深难眠辗转反侧之苦;“霜气袭衣单”承“破窗秋已寒”而来,极写寒气逼人之甚。可见清廉为官的诗人被罢官后的痛楚与贫苦的生活。D.尾联写出诗人平生气冲斗牛,志存高远,想不到却遭遇此种黯然神伤的落寞结果。此联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2.D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浪淘沙·九日会饮分得雁字①赵鼎②霜露日凄凉。北雁南翔。惊风吹起不成行。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为尔惜流光。还是重阳。故人何处舣③危樯。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注]①九日会饮分得雁字:指在重阳节宴饮时写诗分到

6、了“雁”的题目。②赵鼎(1085-1147):字元镇,南宋中兴贤相。这首词是作者南渡后所作。③舣:停船靠岸。3.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的首句“霜露日凄凉”交代了时间与地点。“凄凉”二字,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B.用反衬手法,用“霜露”“惊风”“日暮天长”等反衬出大雁的孤寂、凄凉的处境。C.这首词的上片写北雁南飞“不成行”“吊影苍波”,处境苍凉,这是对“雁”的直接描写。D.下片中的“重阳”与题目中的“九日”相照应,是本词的“词眼”,点明了主题和情感。【答案】3.C【反馈检测】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春夕

7、①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注:①《春夕》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作。②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感情真切,意境深婉,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自慰自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B.首联描绘了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之景,点明了诗人春归时节身在异乡的境况,渲染出凄凉孤愁的气氛。C.颈联诉说了思乡之苦,“动”“绝”两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的复杂心

8、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D.尾联运用了反问和用典的手法。从暗用五湖典故来看,这里的“归”字,表达的就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答案】1.D二、阅读下面诗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