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84204
大小:76.8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3-23
《西南大学2019春[0458]中国文化史-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观题1、简述宋代契约租佃经济得到确立并逐步推行的主要表现。参考答案:要点:1)土地出租者和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书面租佃契约的形式,而且这种书面租佃契约形式日益普遍;2)主、客户的含义发生变化,区分的标准是是否拥有土地产业,宋代的客户是指无地产者,这一类人占全国人口的40%,这反映了封建租佃制的广泛性和普遍性;3)“田主”、“田仆”的大量出现;4)“二地主”(指以转租土地获取高额田租收入人)的增加。一般而言,“二地主”是在土地租佃制度普遍实行的时候才会出现的一种新产物。5)土地所有权、占佃权、使用权分离;6)官田招佃开
2、始采用投标的新形式,这又进一步促使了二地主的产生。2、小乘佛教:参考答案:小乘佛教是原始佛教及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时形成的约20个佛教部派及其学说的泛称,又称作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是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之一。佛教向外传播有北传(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以大乘佛教为主和南传(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小乘佛教为主的两个路向。前者追求“普度众生”,后者追求“自我解脱”。两汉之际(公元一世纪左右)大、小乘佛教同期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大量由梵文译作中文的佛经,当中以安世高译出大量小乘佛经。这些佛经为魏晋南北
3、朝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这重要的影响。但其后小乘佛教在中国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盖过。 3、简述诸子百家争鸣的条件有哪些?参考答案:答:1) 社会基础上,私学的发展与士人阶级的崛起。孔子时推广私人授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使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促进士人阶级发展。(4分)2) 春秋战国去古不远,保有较多原始民主的遗存,因而“处士横议”尚未如后世那样被视作大逆不道。当时政治的及观念的权威尚未树立,故士子普遍富于批判精神。(4分)3) 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诸侯国为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
4、士,百家诸说极容易在列国诸侯中找到拥护者和实践者。(4分)4) 经济上,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井田制渐趋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使有些人成为有闲阶级,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4分)5) 科技发展上,战国时的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如天文、数学、医学等,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4分)4、简述中国文化史发生过哪几次转折?其主要内容为何?参考答案:四次转折:1)春秋战国之际(文明奠基时期)内容:儒墨道法阴阳的各家思想构
5、成百家争鸣的局面。2)魏晋南北朝之际(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整合是这一时期的主题,文化中心开始南移3)唐宋之际(近古文化定型期)政治、经济上的转型,领主经济的破产,地主-自耕农经济的定型,东西文化的交汇。这一阶段构筑了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之前中国的文化背景,也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基础和出发点。4)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化变革 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厘清,又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西方文化之间激发一系列矛盾运动,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模式文化。5、敬天法祖:参考答案:敬天法祖是周礼的核心信
6、仰和高度概括,天就是天神、上帝;祖就是宗庙的祖先神。天神称祀,宗庙称享,祭祀天神称为外事,祭祀宗庙称为内事。宗庙所祭者一家之亲,内神也,故曰内事;郊社及山川之属所祭者天下一国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朱熹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配天以祖亦所以尊祖也。祖先也是汉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敬天法祖既是儒教教义之一,也是汉人的主要信仰。敬天的祭祀场所是天坛。敬天法祖的宗法宗教构成中国宗教的主体。6、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 五四运动前后掀起的声势浩大的反对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
7、青年》杂志出版,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纷纷发表文章呼吁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猛烈冲击封建主义,广泛宣传民主主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7、先秦民本思想的内涵有哪些?参考答案:1) 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天道远,人道迩”,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从“顺天受命”转到“敬德保民”,再进而转向“为证以德”,所谓“人无于水监,当于民
8、监”,“国将兴,听于民”。2) 认识到君依赖民、民制约君的君民关系。民足则国富,民逆则政亡,“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荀子将其概括为著名的君舟民水、亦载亦覆之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3) 进而提出处理君民关系的理论构架。为了防止“覆舟”必须“取民有制”,“使民以时”,“使民如承大祭”,“视民如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