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70094
大小:13.1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问出一片新天地──《穷人》教学新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出一片新天地──《穷人》教学新探《穷人》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经典老课文,文章的作者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已是第三轮讲到这篇课文。我摒弃了以往逐段讲读,层层设问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尝试让学生自己在读中问,问中读,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问中走向文本,走向同学,走向老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扣课文题目释问一篇课文的题目往往是文章的题眼。教学时,引导学生紧扣文题来提问,将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如学生围绕文题提出:1、文章围绕穷人二字讲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2、一般来讲文章的题目往往会以人物的闪光品质来命题,为什么这里作者只用
2、了平淡的穷人二字为题?显然,这是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提出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于是,我鼓励学生潜心读,梳理归纳完全文的问题后,联系对课文的理解,再回到课题:同学们,你们现在读懂了课题穷人的真正含义吗?学生通过认真研读,积极讨论,交流感悟,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真切地体会到文题的含义:1、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的穷苦人民,尽管他们生活贫穷,但他们却有一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救助他人的美好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是民族的脊梁,是真正的人,是大写的人。(教师形象地勾画出人字形的板书,设计框架。)2、穷人尽管他们是生活上的穷人,但他们却是精神上的富翁。课题鞭挞了黑暗社会的残酷无情。二、抓标点符号疑问课文的标
3、点符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刻。文中十三个省略号的用途和文末句号的用法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思维。文末句号的用法更是引发了学生的奇思妙问:老师,我觉得文章结尾‘你瞧,他们都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不应该用句号,因为故事还没有写完,应用省略号。的确,这是学生潜心读书,大胆发现的很有新意的问题。如何利用这一质疑点,引发学生走向文本的更深处呢?我给学生的答案是:同意用句号的同学大胆地说出你们的想法。生1:因为桑娜一直在担心丈夫不会同意他抱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而此刻同样有着善良,救助他人美好心灵的渔夫和妻子想到了一块。故事到这里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还是打句号好。生2:我觉得这里的句
4、号代表着的是作者一颗感动的眼泪。因为渔夫和桑娜本来就有五个孩子,无异于给他们沉重的生活雪上加霜。这是多么打动人心的感人故事啊!三、于课文矛盾处细问有些课文中的语句看似矛盾之处,其实,那正是作者匠心独运所在。教学时,有个智慧的学生提出:文中说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桑娜始终不见丈夫回来说明时间很晚了。可后文又说:桑娜觉得离睡觉的时间还早。这两处写法矛盾了。这是学生敢于向文本挑战,向作者挑战的阅读新发现。我及时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同学生们,写法上果真矛盾了吗?认真读读课文,答案就在文中。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通过通览全文,精读深思,学生生成了新的感悟,获得了新的启示:这看似矛盾的写法更加突
5、出了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的穷人的悲惨生活,他们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也只能过着朝不饱夕的日子。这是多么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呀!四、抠重点词语扣问一篇文章的重点词句往往是课文的点睛之笔。教学时,如果能抠住课文的重点词句进行质疑探究,将起到牵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在教学时,有个学生质疑:哦,我们,我总能熬过去的?中的熬字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自主读书,仔细探究,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熬字说明渔夫一家的生活非常艰辛。全家只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捕鱼来维持生活,如果再添西蒙的两个孩子,说明渔夫今后还要受更多的累,吃更多的苦来勉强度日。有的学生说熬字突出地反映了
6、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还有的学生说,从熬字中我们体会到渔夫有一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救助他人的美好心灵。可见,学生在读问中解读了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此,阅读教学中只有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质疑,去发现,去研究,学生一定会走出一片新天地。这样,既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