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67402
大小:13.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2
《抓阄 教案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抓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受到情感熏陶。3、通过品析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人物评价。4、联系上下语境,了解文中省略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情功能。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2、体会人物内心。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语境,了解文中省略号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情功能。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入境。1、看图,听老师叙述进入文章情境(第一自然段)夕阳西下,整个世界都变得柔和起来。几头黄牛在微风中悠闲地吃着嫩绿的青草2、图上有几
2、个人?(姐姐、弟弟、父亲)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则故事3、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二、小组合作,自读课文。1、要求:把课文读通,读准,入情地读。2、检查: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充满亲情,让人流泪)3、合作: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4、复述:要求说的同学语言流畅,内容完整,不一定要按课文原话说。听的同学要仔细听,待会儿说出评价意见。5、评价:从语言、仪表、内容(完整、准确)、感情(是否投入)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三、理清顺序,感知情节的一波三折。1、做练习,整体感知:出示练习题:你觉得这个故事的情节有什么特点?A惊险如瀑布B平缓如溪水C曲折如波浪2、再读:小组合作,找找情节发展中让
3、你出乎意料的地方。3、汇报:先读读这些出乎意料的环节,再用我本来以为没想到我觉得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感受。①第一次,父亲说明天学校开学,姐弟俩本来以为都可以上学了,没想到你俩只能去一个。②第二次,弟弟明白了父亲的暗示,却停住手,说:姐,你先抓吧!③第三次,发现姐姐不会抓到能去上学的长草茎了,弟弟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抢先抓住了要当牛倌的短草茎。④第四次,明明姐姐抓的是长草茎,没想到姐姐把自己的草茎折去了一截。⑤第五次,父亲改变初衷,决定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4、小结:是什么促使这个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呢?(父与子、姐与弟之间的亲情)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把亲情抒写得淋漓尽致,能让人深感此文的语言美。
4、第二课时一、复述故事,说说情节的曲折。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的无可奈何。1、小组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父亲肖像图,说说是根据哪些词句画的?2、品析词句,体会人物内心。师: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①蹲一声不吭抽为难,在考虑如何向姐弟俩开口。②迟疑了一下还有些犹豫。③沉吟了半天决定很艰难。④尴尬地笑笑,咳了一声不忍心,难过。3、看省略号,体会人物内心。师:除了这些入木三分的词句外,还有文中的省略号,它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情。①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②不过,你俩只能去一个。不忍说出这个痛苦的决定,决定很艰难。4、人物形
5、象再现:从此段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贫穷,饱经沧桑,爱孩子却又无可奈何)5、自主选读:把本段中最让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体会父亲内心的?(品词句、看省略号)过渡: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用此法继续学习第3、4、5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姐弟俩互相谦让,父亲为儿女不辞辛劳。1、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你要给文中三个人物选画一幅图,你准备从三、四、五自然段中选出哪个场面呢?为什么?2、交流讨论:要求运用品词句、看省略号的学习方法,感悟人物内心。在学生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及时进行指导。弟弟:①忽然他又停
6、住了说:‘姐,你先抓吧。弟弟很诚实,把抓阄的好机会先让给姐姐。②忽然一步冲上来推开姐姐,喊:‘应该我先来’毫不犹豫地掰开拿出放在弟弟的苦心,他是要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姐姐。③伸出手嚷道:‘我的短’眼角分明含着泪珠。弟弟的话怎么说不下去了?他为自己的诡计得逞而激动,却又忍不住为自己不能再读书而心酸。姐姐:缓缓地伸出手,说:‘看,我的更短’父亲掰开她紧攥着的小手姐姐平静而又坚决地谦让。姐姐在说这句话时,她心里可能在想什么?父亲:忽然,父亲猛地站起来在老槐树上狠拍一掌喃喃地说父亲没说完的话是什么?父亲被感动了,宁
7、可自己受苦也要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你喜欢文中的谁,你准备怎么展现他的形象呢?可以与学习同伴合作。(或朗读、或绘画、或表演、或描述等)四、评价人物。1、快速地重温课文,看看,在抓阄过程中,父亲对两个孩子有没有偏向?找出语句读一读。2、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在抓阄时,父亲对弟弟的偏心?以及,最初他为什么决定用抓阄的方法只让一个孩子去上学?3、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五、评议故事。1、齐读最后两自然段。2、最后一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