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老和一个世纪

巴老和一个世纪

ID:35267040

大小:16.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2

巴老和一个世纪 _第1页
巴老和一个世纪 _第2页
巴老和一个世纪 _第3页
巴老和一个世纪 _第4页
巴老和一个世纪 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老和一个世纪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老和一个世纪一、一个划时代的年龄巴老活过了整整一个世纪,诞辰就在眼下的11月25日。我们不妨把视野拓宽,看看人类历史上真正活到一百岁的文学家有几个,由此可以领悟,我们国家和我们这座城市,这几天面对着一个什么样的生命奇迹。在我记忆中,中国古代,活到40多岁的有曹雪芹、柳宗元;50多岁的有司马迁、韩愈;60多岁的就多了,屈原、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70多岁的不多,有蒲松龄、李清照;80多岁现在能想起来的一位是陆游。世界上50多岁的大作家有但丁、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狄更斯;60多岁的有薄伽丘、塞万提斯、左拉、海明威;70多岁的有小仲马、马克吐温、萨特、川端康成、罗曼罗兰

2、;80岁以上的有歌德、雨果、托尔斯泰、泰戈尔。我还没有想起90岁以上的世界级作家。中国现代作家的寿命比世界上的作家高一点,原因何在,不太清楚。70岁以上的有张爱玲、周作人、张恨水;80岁以上的就多了,郭沫若、茅盾、丁玲、沈从文、林语堂;90岁以上的居然也有,叶圣陶、夏衍、冰心。现在我们要面对的一个奇迹就是巴老,他活过了一百岁。所有的作家都会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进入人生的各个层面,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人生这么一个极其神秘、又无法完全控制的生命现象。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因为活满一个世纪的巴老的存在,一个世纪的变幻在一个生命体上获得了完整的结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目光,在一个世纪的多

3、个时期进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各种层面,一直看到今天。这双眼睛还睁着。一个生命的事实把僵硬的历史串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肌体,这就是生命奇迹的意义。我们可能还没有能够理解这件事情的意义,理解它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上的比例,但是它已经存在了。他还活着这四个字,已经震撼人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后余绪,居然还留在上海,这也是上海的一种光荣。二、一个重要的文学形象巴老的意义显然不仅仅在于他的年龄。从文学的视角来看,巴老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他所塑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高觉新的形象,可说是世纪性的贡献。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曾经说过,文学的特殊价值,是对于集体潜意识的寻照。这当然不是说每个人的意识和潜在

4、的东西都有传播和鉴赏价值。有一些意识流的作品,读者在阅读上产生了障碍,就是因为它们所表现的潜意识未必具有普遍欣赏的价值。所以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非常重要,他说,浮士德只能是德国人写;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说明了集体潜意识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鲁迅的阿Q为什么一下子能够震撼大家呢?因为他碰撞到了中国人集体的深层意识。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浙江一带一个贫苦农民的生活方式,那么它的精神格局就被缩小了。阿Q对于中华民族潜在心理的概括,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碰撞到了美国人的潜在心理一样。就是在这个思路中,高觉新这个形象同样构成了一种世纪性的概括。

5、时代转型非常艰难,他在时代的进退中苦恼彷徨。他犹豫得那么认真,中庸得那么诚恳,最后带来的却是全局的破碎和自己的悲剧。这是20世纪中国多少温和的改革者、善良的掌门人的集体写照,也是社会群体心理的集体写照。所以我很赞成这个说法,高觉新这个人物具有原型的价值。形象往往大于作家,作家未必是有意识的,但是由于他的真诚,他的深入,他碰撞到了。有的文学作品可能形象更生动,语言更别致,风格更优美,但是这种能够和一个时代的民族深层心理紧紧连在一起的形象,就不是很多。三、一次勇敢的抗争创造了大量作品和形象,还只是巴老的一半,甚至是一小半。巴老的更大光辉,在于他的道义精神。尤其是,1962年5

6、月9日,他在上海文代会上的一次有关作家的责任感的发言,口气平和,却在极左的文化气氛中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他发言的题目是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他在发言中说:我害怕那些一手拿框框,一手拿棍子,到处找毛病的人。我当然不会看到棍子就缩头,但是棍子挨得多了,脑筋会震坏的。碰上了他们,麻烦就多了。在我们社会里有这样一种人,人数很少,你平时看不见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你只要一开口一拿笔,他们就出现了。他们喜欢创造简单的框框,也满足于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些框框,更愿意把人们都套在他们的框框里头去,倘若有人不肯钻进他们的框框里头去,倘若别人的花园里多开了几种花,别人的窗前多几声鸟叫,倘

7、若他们听见了新鲜的歌声,看到了看不惯的文章,他们就会怒火上身,举起棍棒,来个迎头痛击。他们人数很少,可见他们声势浩大几天以后美联社就此作了报道:巴金5月9日在上海市文化艺术家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说,缺乏言论自由,正在扼杀中国文学的发展。于是巴老这篇讲话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不善言辞的巴老在这个发言中表现出了一种巨大的文化勇气。相比之下,他的朋友们,也就是中国现代的那些作家,不论是位居高官的郭沫若、茅盾、夏衍,还是受到打击的如沈从文、丁玲,还是处于普通状态的许多人,都没有在左倾泛滥时期,发出过这样等级的抗争。巴老的发言纯粹是从文化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