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中国式管理报告提要

刘余莉中国式管理报告提要

ID:35247516

大小:4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2

刘余莉中国式管理报告提要_第1页
刘余莉中国式管理报告提要_第2页
刘余莉中国式管理报告提要_第3页
资源描述:

《刘余莉中国式管理报告提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管理”报告提纲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授博导刘余莉一、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把我们要评价的人、事、思想放在它当时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中去评价,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对传统文化求全责备。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西方所谓的民主宪政的思想,我们就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所成,已经落后了,过时了。虽然传统文化中没有采取“民主宪政”这样的名词术语,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类似的思想,甚至它有更加先进的思想。2、避免庸俗的进化论所谓庸俗的进化论,就是自以为科技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我们后人一

2、定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看得比古人远,站得比古人高。如果说这是一种进化论的话,充其量也是一种庸俗的进化论。现在哪个哲学家的著作能超过《道德经》,哪个历史学家的著作能超过《史记》,哪个军事学家的著作能超过《孙子兵法》?……我们前人的智慧是后人很难超越的,不是说不能,但是很难。为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想如实客观具体地认识世界,必须先使自己的心清净下来(清净心就是“器”)。目前大众社会的心态:心浮气躁,所以我们的心不如古人清净了,使得我们看问题看得没有古人彻底。心如海面,平静时能找出世界正确的样

3、子,但一旦起来波澜(发怒、喜悦、嫉妒、不满意、看人不顺眼),则对外界的映照就不是如实客观的了,而是歪曲的。只有当我们心恢复到水平如镜,波澜不兴时,我们对外界的映照才是如实客观的。所以科技发展了,并不意味着人的心安定下来了。心不安定,对外界的认识就不够如实客观,所以就没有古人有智慧了。《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果一个人的心经常处于中和的状态,这个人就有智慧。古人说:因定生慧。这个慧是我们本性中自有的,不是靠我们学习知识、广闻博学所获取的。3、避免历史虚无主义何谓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当我们想

4、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什么,来为今天的幸福生活、为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却认为传统文化是导致我们今天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把它作为历史的包袱给抛弃了。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有5000年历史的企业比有200年历史的企业更禁得起风吹雨打和历史的考验。遗憾的是,自五四运动和文革以来,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也达到了顶峰。所以现在谈起传统文化,很多人对它都没有好印象,这都是有历史原因的。只有避免了历史虚无主义,才能让我们低下头来,谦虚地向有五

5、千年历史的中国文明去汲取管理的智慧。4、正确理解实用主义一些搞中西文化对比的人认为“西方的哲学思想洋洋洒洒,很成体系,都有一个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但是中国文化很重视实用,”语气里带着轻视和不屑。其实这个古人的实用主义是一种真正积极意义上的实用主义,即中国人和西方人做学问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西方人是一种理性的、分析的思维,但其实无法表达所有的细节。中国人是一种悟性的思维,不是靠逻辑的推演,是一种圣人所体悟到的境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会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化多“结论”,少“论证”,因为那是圣人亲证的境界,是不需要证明的

6、。这些道理都写在经书之中。“经”就是“常”的意思,它告诉我们的是恒常不变的道理,在古代适用,现代也适用。西方人做学问的方法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为了向人炫耀自己有学问;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他的存心是利益每一个民众。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做了,把这服药吃进去了,那么我们社会的弊病、不和谐和冲突就得以解决。何谓执行力。“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不就是执行力吗?如何让员工向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自己的老板呢?也就是老板应当用什么样的心对待员工呢?用父母关爱儿女的心

7、。诸位老板,你们都做到了吗?回答的都是标准答案,但是在生活中却很难做到,所以我们就没有执行力。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中国式管理的企业伦理就在于“君仁臣忠”,当然这只是一方面。二、中国式管理的内容1、治国之道——富之教之(出自论语)孟子:“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意思是: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

8、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所以要想让员工有兴趣学习传统文化,提高精神的修养,必须使他们的物质条件得以满足,保证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改善他们的生产条件,让他们过上一个有尊严的生活。孔子孟子从来不反对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说:“富和贵,是人所想要的啊;不用他的道得到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