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247171
大小:95.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22
《阮丽君志愿服务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北师范学院学生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走进甘昌"个人志愿活动报告: 甘昌行,甘昌情作者:阮丽君联系电话:15072057192电子邮箱:609130136@qq.com24“千里下乡赴甘昌,送教送法送希望。两周实践倍难忘,黔地冷暖挂心肠。”今年6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组织等联合面向全国高校招募组建的120支暑期社会实践重点活动团队出炉,湖北共有5所高校中标。其中,湖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团总支组织申报的赴贵州省惠水县法律援助及支教扶贫项目成功中标,成为湖北省中标高校中唯一的省属高校。早在团中央启动这项活动时,政法
2、学院团总支便高度重视此活动的组织申报工作。为确保申报成功,我们综合考虑了学生的专业配置、年级搭配和个人的能力水平,优中择优挑选出服务队成员,团队人员大多都是学生干部和党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团队组建后,立刻着手查找相关资料,制定活动方案,撰写申报材料,并于规定时间将活动策划申报书提交到团中央,经过层层筛选后,政法学院服务队以精心的策划和务实的方案从全国六百多支申报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120支重点服务团队之一。为珍惜赴贵州惠水县农村开展社会实践的有利机遇,更好的培
3、养我们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我们师生一行17人到惠水县甘昌村进行了为期2周的法律援助、义务支教、扶贫助农等志愿服务,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较好的摸清了农村的发展现状,了解了农民的疾苦,排解了农民的困难,拉近了与农民的感情,从而对国情与乡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在用实际行动给当地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的同时,也在奉献中完成知行合一,较好的履行了年轻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现将我参加本次活动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总结如下:序言:写给甘昌甘昌——为你挂肚牵肠、永不遗忘刘关波阮丽君这个暑假一群激情澎湃的热血儿郎牢记社会责
4、任和青年担当告别城市的宽带网和空调房奔赴千里之外的惠水甘昌在那酷热的夏日时光24我们满怀着青春的理想虔诚地走进甘昌的胸膛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整合的社会力量送法、送教、播撒希望开展农业调研、经济帮扶、为孩子们种太阳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在锻炼中收获成长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三下乡”奔波、劳碌亦繁忙苦累并存却也备感欣慰,情绪高昂进村入户调研摸底、了解民疡倾心交流,与乡亲们话家常鼓励他们广辟渠道奔小康我们将募捐得来的善款接济、帮扶贫苦的父老众乡我们将爱心人士捐赠的课外图书充当孩子的精神食粮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我们精心编排互动节目与孩子们同
5、歌同舞同欢畅为孩子解疑答惑、注入爱的力量抚慰孩子们可爱的脸庞让他们更加活泼开朗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与村民分享24共同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与之憧憬甘昌未来发展的辉煌我们用坚毅的步伐将甘昌的土地丈量我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青春的华章赢得了甘昌村民发自内心的赞赏村里赠送的锦旗是最朴实的夸奖临别之时,我们留恋不舍而又充满惆怅,乡亲们送行而吟唱的歌声还回响于耳旁别了,甘昌的人却依然令我们挂肚牵肠走了,心却仍停留在那片曾经实践过的地方十多天的短暂时光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依旧在脑海中清晰浮荡啊,甘昌,我们永远不会将你遗忘将深情的系你于心坎上日后我们定会一
6、如既往关心甘昌孩子,祝他们茁壮成长问候甘昌老人,愿他们身体健康用心关注甘昌的民生改善和经济的乘风破浪走进甘昌之一:我用我眼看甘昌村民的痛难以言说的痛24口阮丽君如果不是来贵州,我不会相信至今还有衣不遮体的人群;如果不是来贵州,我难以相信电视里播放的孩子上学吃冷饭的镜头;如果不是来贵州,我会一直觉得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是一种荒谬,如果不是来贵州,我会一直以为患难夫妻相扶相持几十年,用爱相守一辈子的故事只存在于“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可是,我来到了贵州,我用我自己的双眼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曾经我以为不可能的场景。第一
7、次看到那个衣不遮体小男孩,我的泪在眼眶里打转。十二岁的孩子,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裳。他穿的T恤衣领后面是大大小小的口子,脖子上黝黑的皮肤一块块裸露出来。裤子吊在半腿,这决不是赶什么时髦,而是这条裤子不知道来自于哪里或者说它被穿了多少年……第一次面对面听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给我讲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学校。路太远,中午休息的时间又短,大家都是自己带午饭。早晨吃剩的不管是什么随便装一盒就是午餐。学校没有热水、没有热饭的灶,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中午吃的都是冰冷冰凉的饭……第一次在网上看到甘昌村百分之五十的人没有解决温饱
8、问题时,感觉像是天方夜谭,但当我真正的走近甘昌,走进每一户人家,看到很多家庭没有像样的锅灶,吃饭没有菜,在稀饭里撒盐,年末只有借粮得以渡过时,心里是怎样的震颤与不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很多人在讲究吃得好不好,而这里的人还挣扎在吃得饱不饱的边缘……第一次听村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